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
“中國製造”才能由大變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26 13:06 來源: 央廣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只要在某些領域能完成突破,就能為未來打一個很好的基礎,讓中國製造‘十年磨一劍',十年上一個新臺階!”這句話,是李克強總理在昨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特別強調的。在昨天的會議上,有一個議題尤為引人關注,那就是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實現製造業升級。 

  今年兩會期間,“中國製造2025”首次被提出。這個歷經近3年時間制定而成的規劃,被稱為“用三個10年完成中國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變”的第一個10年路線圖。“中國製造2025”有哪些亮點?製造業如何抓住發展新機遇?全國政協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帶來解讀。

  經濟之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昨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時説,要加快推進“中國製造2025”,實現製造業的發展升級。“中國製造2025”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張連起:這個“中國製造2025”是升級版的“中國製造”,有“四大轉變”,“一條主線”和“八大對策”。“四大轉變”包括:第一,是“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第二,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第三,因為資源消耗比較大,污染物排放比較多,向綠色製造轉變;第四,由生産向服務型創造轉變。一條主線,就是“互聯網+”,就是互聯網+中國製造。“八項戰略對策”包括了推行互聯網+的進程、提升産品設計能力、完善製造業的技術創新體系、強化製造基礎、提升産品質量、推行綠色製造、培育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和優勢産業發展現代製造的服務業。

  這“四大轉變”、“一條主線”和“八項戰略對策”表明時代給中國製造提出了最強音,互聯網+就是中國製造升級的具體工具,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供必要的市場環境,包括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溫,對中國經濟消費升級、信息化、城鎮化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經濟之聲:“一帶一路”也是我們國家未來發展的一個戰略性的大手筆,“一帶一路”與實現“中國製造2025”之間有怎樣的聯絡?

  張連起:“一帶一路”不僅僅提出了中國資本優勢,基礎設施建設和軟硬體的互聯互通,更多的是資本、人才、規則、文化的互聯互通。更重要的是,中國製造出來的中高端産品和中高端裝備在這些絲路國家,在這些亞投行服務的國家,實現落地生根。我們國家的智慧裝備製造和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中國的開放新格局和經濟新引擎面臨歷史性的機遇,對於提高我們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意義非凡。實際上,這是在謀劃一個開放型的新格局,謀劃一個區域合作新態勢,以創新驅動為抓手,以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為依託,把“中國製造”融入“一帶一路”的時代背景和國家整體發展戰略。

  經濟之聲:現在以德國為首的工業4.0正在歐洲興起,歐洲的一些老牌製造業國家也正在重新把製造業作為他們未來發展的一個驅動。“中國製造2025”和以歐洲為代表的工業4.0革命之間會不會形成某種競爭關係,中國如何在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張連起:無論是從德國的4.0,還是日本、美國的製造業再復興計劃,都在把工業向裝備製造和能源新材料工業領域滲透,在推動傳統工業生産方式的全方面轉變。我們國家的“中國製造2025”要緊密和“互聯網+”深度融合,産生出新的業態、新的模式和新的技術。

  “互聯網+”和製造業結合,味著以信息化手段促進經濟發展的思路基本確立。以這種互聯網為經濟催化劑,對“中國製造”進行全面升級,需要促使互聯網與各個産業融合創新,在技術標準、政策等多個方面實現互聯網與“中國製造”充分對接。

  經濟之聲:中央不久前剛剛部署了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實施創新驅動的具體措施,也是為實現“中國製造2025”打下了一個總的思路和主要目標。

  張連起:“中國製造2025”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創新,應該説創新是中國製造的不竭動力。創新要清除些障礙,比如説現在地方設置地方保護主義的、壟斷執法、不當補貼的,還有前端性審批性準入門檻太高的,都要清除,要為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強大的支撐。

  中國製造可能還需要解決“錢從哪兒來”問題,包括要強化資本市場對中國製造的支持,要儘快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讓企業成為創業創新的主體,吸收更多的企業參與制定國家技術創新規劃,並且吸納更多專家和企業家成立相關專家諮詢組。特別是研發投入政策要一以貫之,要使我們國家真正形成一些具有影響力的産業、技術研發集團,在重大方向上和重大領域,要舉國家之力,按照國務院指明的方向,深度推進。

責任編輯: 張維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