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改革才是中三角的最大優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08 09:42 來源: 一財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這是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出臺後國家批復的第一個跨區域城市群規劃。伴隨中部即將崛起的新增長極,市場也在預期未來成渝、中原、哈長等城市群成為現實。

    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城市群日漸成熟之際,增加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呼聲早已有之,中央政府日前的批復可謂順應民心,更契合經濟大勢。何以言之?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前三大城市群儘管奮力挖潛,但轉型升級的難度並不小。正因如此,中央把目光放到了中西部。

    李克強總理在2013年8月和今年3月都曾説過: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迴旋餘地在中西部。尤其是今年兩會期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有巨大的潛力、韌性和迴旋餘地。"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設立,不僅僅為中部崛起奠定基礎,更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開拓戰略縱深。

    不少學者對於長江中游城市群頗為看好,認為該區域承東啟西、連南貫北,交通很發達,物産、水資源豐富,氣候適宜、文化充盈。從區位而言,它們和沿海地區也是一衣帶水,若産業佈局按照梯度轉移,中三角最具競爭優勢。何況該地本就人口密集,自成市場,消費市場也大有空間。

    這些優勢當然明顯,但是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區域競爭力並不是簡單地一“群”就靈。長江中游城市群涉及三個省份,如何實現“1+1+1>3”才是未來最大的挑戰。就目前而言,長江中游城市群缺乏龍頭城市,它們的覆蓋面略顯不足。珠三角、長三角都有非常典型的龍頭城市,其影響力在劃定城市群之前就已通過市場之力輻射開來。

    此外,中三角目前的産業發展方面結構相似、水平相近,競爭可能還甚于合作,未來三地如何協調發展,這才是挑戰。另外,跨省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如何聯動,降低行政區劃的壁壘,也將是難題。當然,這並不是唱空中三角,相反,這種挑戰可能促成長江中游城市群以更大的改革創新力度突破瓶頸,因為其中一些問題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群裏也沒有解決好。

    換言之,中三角沒有龍頭城市也未嘗不是一種優勢,這可能讓三方能夠平等協商處理事務,任何一個決策都不會特別利好一方、利空另一方。當下的區域發展規劃,有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就是每個城市都不肯放下已有的産業,最後的結果就是競爭同質化,甚至形成惡性競爭、地方保護。

    其實,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最大競爭力並不是原有優勢的疊加,自然和區位特點早已經存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能直接挖掘的價值早已有市場之力嘗試。所以,中三角必須另辟蹊徑追趕前三大城市群,向改革要動力,巧借城市群設立的東風,在發展之初就解決掉一些妨礙成長的障礙。這就要求中三角城市放下各自身段,主動拆除各地的行政壁壘、加快審批流程等,推進群內城市之間的人財物流動,讓市場來決定資源的優化配置。

    能夠用強改革的舉措解決前幾大城市群沒能解決好的問題,這才是中西部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大迴旋餘地的深層價值。(田享華)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