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季度,中國經濟繼續放緩。7%的增速不僅創出近年新低,更逼近“7%左右”這一全年控制目標。 具體指標也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剛剛過去的3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至5.6%。固定資産投資經過連續8個月的回落後,也從17.3%下探至13.5%。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3月份中國工業增速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一季度更是出現了史上首次工業增速弱于GDP增速的局面,1.3%的GDP環比增速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官方也關注到這一趨勢。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明確指出,必須清醒看到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加大,要做好應對更大困難和挑戰的準備。不過李克強同時強調,要對長期向好充滿信心。 官方的底氣和信心源於中國經濟當下的總體表現。 在增速方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7%的GDP數據並沒有滑出合理區間,在基數比較大的情況下,其對應的增量已相當可觀。從國際範圍看,7%也是一個相對高的速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也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的底部已經顯現,今年或呈現出低開穩走的態勢,全年增速應高於7%。 就業穩也是官方判斷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的一個重要因素。盛來運透露,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目前在5.1%左右,整體比較穩定。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第三産業在GDP中的佔比上升至51.6%,而單位服務業增長對就業拉動是製造業的1.3倍。 雖然對於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基本盤充滿信心,但盛來運也提醒,短期內國際經濟格局不會有大的變化,國內傳統産業去庫存化、去産能化,新生動力成長也需要一個過程。 在經濟下行壓力可能存在較長時間的情況下,人們對於中國經濟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改變。正如李克強所説,中國經濟擁有“巨大潛力、巨大韌性和巨大迴旋餘地”。 首先,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以及信息化仍然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盛來運表示,以“互聯網+”、“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加快與城鎮化、製造業和工業化融合,將能夠催生新的經濟業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其次,中國投資和需求還有很大潛力可挖。盛來運表示,中國鐵路、公路、地下管網建設等基礎設施的投資空間依然很大。消費結構的升級、人口結構的變化也將産生巨大需求。他強調,“中國不缺少增長點,消費點,關鍵是怎麼把潛力激發出來”。 除了中國經濟自身的結構特徵,盛來運認為,中國官方多年積累的應對複雜局面的宏觀調控經驗、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完善宏觀調控的做法,也是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底氣”。 近一段時間,從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到釋放改善性住房需求,官方已經拿出多項穩增長舉措。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告訴中新社記者,官方手中還有充足的政策儲備。伴隨著穩增長的加力,中國經濟在未來三個季度雖然很難出現明顯回升,但也能夠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守住基本盤。(記者 周銳)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