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在若干重要場合均發表講話鼓勵大眾創業、草根創業,全國的創業勢頭不斷升溫。高校作為創新思維更活躍的年輕人集中地,應該怎樣鼓勵和帶動大學生創業? 見過總理的李正強紅了,當然不只是因為他跟總理的名字僅有一字之差。 4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視察被譽為“南方之強”的廈門大學(下稱“廈大”)。當天校園里正在舉辦“創業夥伴夢想搭檔——尋找創業合夥人”活動,李正強是來擺攤招募合夥人的攤主之一。身為廈大軟體學院的大四學生,他一手創辦的“萌小助”高校微信服務平臺迄今已覆蓋了全國1000多所高校,積累了600多萬大學生的信用數據,並獲得500萬元的天使投資。 近年來,李克強在若干重要場合均發表講話鼓勵大眾創業、草根創業,全國的創業勢頭不斷升溫。高校作為創新思維更活躍的年輕人集中地,應該怎樣鼓勵和帶動大學生創業?《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為此採訪了幾支創業隊伍,探究這所“中國最美大學”到底有著怎樣的創業基因。 李正強和他的萌小助 在創辦“萌小助”之前,李正強其實已經拿到了騰訊的Offer,但他放棄了。 “在大公司裏,我們這代人想要表達的東西沒法表達,我希望能創造些自己的東西。”這位純正的90後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此解釋他走上創業道路的原因。 他所創造的自己的東西就是“萌小助”。這是一個定位於為高校微信公眾號提供服務的第三方平臺。在功能方面兼顧教務與社交,目前提供的功能包括查成績和課表、自習室查詢、圖書館查詢、宿舍剩餘電量、飯卡餘額等。 “萌小助”起源於“廈大助手”微信公眾號。2013年下半年,李正強有感於學校教務系統查看課表和成績的不便,便拉攏好友推出了“廈大助手”,廈大學生只要關注該公眾號即可查詢成績和課表。功能開放後,正值廈大期末成績查詢高峰期,加之隨後陸續推出的社交功能和福利活動,“廈大助手”實名綁定用戶很快達到12000人,覆蓋全校的90%。 “廈大助手”的火爆鼓勵了李正強,他把廈大助手的技術功能模塊化,免費面向其他高校提供服務,並開始和一些其他學校的公眾號運營者溝通。2014年12月,“萌小助”誕生。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有近400個高校微信公眾號入駐萌小助。 李正強回憶當天與李總理的對話。當他介紹自己的項目是借助高校教務系統的數據,為大學生建立自己的信用記錄時,李克強追問“是不是用了大數據”。李正強隨後詳細介紹了項目的實現原理,並説未來將發展互聯網金融。李正強説,總理聽了後很高興。 “萌小助”如何發展互聯網金融?李正強對本報記者解釋,“萌小助”現在積累了很多高校學生的行為數據,可以據此對學生進行信用評估,將來在此基礎上可以推行虛擬銀行和信貸業務。李正強説,“萌小助”將來也是以此實現盈利,預計這一功能今年就可以實現。 對於這個創業團隊來説,他們並不缺錢,去年底,“萌小助”團隊獲得了北京瑞精靈集團500萬的天使投資。他們缺的是人才,李正強説,雖然學這塊的挺多的,但“能學以致用的不像想象中的那麼多”。這次參加廈大“尋找創業合夥人”的活動,也是希望借此機會找到合適的夥伴。目前有幾個有意向的正在談。 化學博士的凈屋環保 王炎良是廈大2010級的化學博士。去年9月朋友家剛裝修完,身體不舒服,拜託王炎良看看市面上哪些治理室內污染物的産品比較好。王炎良調查了一輪後發現,市面上的産品基本上效果不持久,有的商家甚至用有毒的東西來治理,比如用臭氧治理甲醛。 既然自己本身就是學這個的,為什麼不做點什麼呢?他和幾個朋友一商量,去年12月完成了公司註冊,前不久産品實現量産。 王炎良的凈屋環保不直接賣産品,而是提供室內空氣的治理服務,程序是治理前檢測、治理、治理後檢測。他比別人更自信的地方在於,他們提供三年售後服務,客戶可以在三年內選任一個時間再進行檢測。 當天,王炎良與總理交流了約5分鐘時間。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介紹完自己的産品後,李總理直接反問:“你們能不能做檢測?”這個細節讓他覺得總理十分敏銳。 合適的創業項目可遇不可求,王炎良為了創業,放棄了今年公派出國的機會和一些高校拋來的繡球。回顧起步過程,他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冒險的事。把一個想法實現成具體的産品和服務,協調團隊的利益分配,這個過程有著想象不到的繁瑣。在頭三四個月的時間裏就換了3個合夥人。 現在公司的結構和發展模式終於開始清晰。王炎良打算在公司所在地廈門直接提供治理服務,在全國其他地方則發展經銷商,提供産品和技術支持。目前已經在老家河南發展了五家經銷商。 “這兩年的創業形勢真是前所未有的好。”王炎良説,從國家到省市都組織了很多比賽,獎金很豐厚,每一個獎的獎金有10萬,王炎良的團隊積極報名參加。 他們在廈大國家大學科技園租了個90平方米的辦公室,這裡的房租比市價低一半以上。除了房租優惠以外,科技園的工作人員還常會幫創業團隊梳理一些國家新出臺的政策或是創業獎項信息。 好消息不斷,王炎良高興地告訴本報,最近得知小微企業招收應屆畢業生,國家可以在社保、醫保等方面進行補貼,稅收也有優惠。近期廈門市大學生創業促進會也打電話來,表示可以為他們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 他們最大的困難也與李正強團隊一樣:人才。創業團隊還不完善,王炎良此次參加學校的活動,就是希望能找到市場營銷、法務、財務方面的人才。 創業形勢“一日千里” 湖畔咖啡廳也是廈大一個創業項目,由學生承包經營。廈大學生處分管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副處長劉艷傑告訴本報,目前,廈大學生的創業項目多集中在環保、文化創意、互聯網,以及咖啡館、書店等傳統服務産業。 劉艷傑説,廈大十分重視創業的普及教育,每年有600人規模的創業基礎培訓,課程中包括理論和實踐。如此大規模的培訓始於2009年9月,廈大掛牌“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 對於從普及教育中選拔出的創業意識強烈的創業骨幹,廈大還會進行“小班式”的強化培訓。通過創業基金、創業俱樂部、創業導師等政策扶持,加強理論向成果轉化。 在這樣濃烈的創業氛圍中,學生們積極參加各項創業賽事。“挑戰杯”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奧林匹克”盛會,在歷屆“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中,廈大共獲金獎10項、銀獎7項、銅獎5項,在全國高校中位列第二。 目前,廈大在校生中正在進行創新創業的學生團隊共計237個,畢業一年內完成公司註冊的創業學生有82人,14個學生創業項目榮獲教育部、福建省5萬~10萬元不等的創業資助。 廈大在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方面有什麼其他學校沒有的制勝法寶?劉艷傑直言:框架誰都有,形式很難獨一無二,其實就看誰做得更紮實。 劉艷傑在就業創業的崗位上已經堅持了十多年。她形容近五年來的創業形勢“一日千里”。政府每年都會出臺特別多的利好政策,高校也特別注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正如李正強和王炎良所説,他們是趕上了“最好的時機”。(藍之馨)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