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進展,形成科學先進、廣泛認同、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實現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預期目標。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中國政府網5月13日)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高等院校作為大眾的一份子,尤其是作為我國創新創業的主力,自然不可缺席。然而,過去的實踐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一些突出問題不容忽視,包括對創業創新教育的認識不足、教育意識和能力缺乏等,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亟待健全,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意見》的出臺可謂對症下藥,恰逢其時。 創業創新教育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如何讓創業創新文化成為大學文化的一部分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鼓勵高校創業創新需要一種寬鬆的文化環境,這個環境不以財富論成敗,不以成敗論英雄,既要鼓勵學生敢於冒險和創業,又要寬容學生失敗,為此,《意見》提出要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要求把創業創新能力納入評價人才培養標準中,同時提出完善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體系,為的就是積極支持有著創新科研潛質和有著創業能力的學生及團隊有資金後盾而無後顧之憂。 過去,高校內部教育教學資源及社會創業元素轉化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運作,缺乏制度設計與實施細則,一方面是要求普及創業教育,鼓勵學生創業,提高創業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生創業教育怎麼拿學分,高校學生學習主體的中心地位與個性化發展怎麼實現有機統一,創業創新往往有想法卻難實踐。針對此,此次《意見》專門指出要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要求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如此一來,創新創業就與課程學習有機結合,從而使得創新創業教育與大學傳統學術教育的追求相統一了。 高校創業創新的另一個主體是老師。曾經有人戲言,説教新聞的老師實際上從來沒有寫過稿子、當過記者,本科一路讀到博士畢業就來授課,很難想象這樣的老師怎麼教學生。事實上,對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而言,此法或許可行,但對於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人們的“嘲諷”也不乏合理之處。目前,高校對師生的創業創新的考核往往停留在申報與承擔課題項目上,研究成果往往也難逃束之高閣的命運,創新創效與實踐存在“兩張皮”現象。因此,改革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無疑是必要之舉。唯有如此,才能激發創新創業靈感,真正破除“高分低能”積弊。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創業成功典範馬雲的一句話激勵了無數年輕有活力的心靈,現在,政策已出,保障已有,只待紮實落實和推進。我們期待創新創業教育風生水起,更期待創新創業在高校學生中蔚然成風。(筱雅)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