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敦促“提網速、降網費”一個月後,李克強總理5月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鼓勵電信企業儘快發佈提速降費方案計劃,實施寬帶免費提速,使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資費水平,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服務。總理指出,降低網費和流量費,這不是政府的決定,而是“不降不行”的市場選擇。(5月13日中國政府網) 問:世間幸福為何物?答:WiFi無處不在。在網上瘋傳的“新版馬斯洛需求理論圖”裏,生理需求的下方赫然多出了一條:WiFi!在“忘了關4G,一覺醒來你的房子就歸移動了”的調侃揶揄下,造就了人們流量省著花、處處蹭WiFi的“憋屈”。 在轉變生産方式和經濟發展模式的今天,互聯網就像水和空氣一樣,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生産和生活的必需。而網費和流量費是互聯網生活的燃料,也是評價基礎設施運行效率的重要指標。俗話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互聯網的使用成本直接決定著它能為經濟社會帶來多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我國寬帶上網平均速率不及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平均水平的1/10,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費用卻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到4倍”這一現實,還是戳到了數以萬計網友荷包的痛處。 吳曉波在《浩蕩兩千年》一書中描述過一種稱為“渡口經濟”的現象:大凡國營資本,一般不會直接進入生産領域,而是尋找流通環節中的交易節點,以行政手段進行管制,然後以特許經營的方式加以獲利,這類節點好比一個“渡口”,故以此名之。 最近十餘年間,“渡口”出現在了電信行業。在移動、聯通、電信“三足鼎立”的利益格局下,即便三者達到了最為完美的互相制衡,也是屬於缺乏自由競爭的市場。巨頭們不再將競爭視為重點,而是守著絕對的市場份額,漸漸失去創新動力,當然也就不願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和設施建設上了。對於消費者而言,則只能被迫在“獅虎豹”三者之間做出選擇,這無疑固化了其壟斷格局。 另外,幾大巨頭們更是擁有著社會公益性和企業屬性的雙重身份。“你説它壟斷,它説自己是公益國企;你指責它漲價,它説要持續性發展。”這不正是網友所戲言的“邏輯循環怪圈”嗎? 然而,哪有需求,哪就有服務緊隨其後,這是市場的力量。總理也指出,降低網費和流量費,這不是政府的決定,而是“不降不行”的市場選擇。於是,一些政策對民間資本正在進一步放寬:年內寬帶接入業務開放試點企業增加到100家以上;支持互聯網國際出入口帶寬擴容……一些領域終將不再是民間無法進入的禁地。 解決網費貴的問題,不能總是指望誰來恩典一下。市場的事兒,終究還是要由市場説了算。如果繼續以陳舊的手段來管理市場,就失去了市場的基本之義。只有允許更多的競爭,“降網費”的議題才不至於淪為各方爭相討價還價的一地口水。(王心俐)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