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日(記者 柳絲)在曾經的世界版圖上,亞歐大陸勤勞勇敢的人民,用雙腳和船隻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易和人文交流陸上和海上通路。 打開當今的世界地圖,中國倡導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再次激發了這古老而又嶄新道路的無限活力。 共同的利益聯結“一帶一路”。 共商、共建、共享,體現了“一帶一路”的開放包容,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同沿線國家開展合作,與沿線國家共享中國發展的紅利。自習近平主席2013年秋先後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就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作出了積極響應。參與“一帶一路”正在成為兼顧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訴求的共同願望。 “一帶一路”沿線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巨大。據初步估算,東起亞太經濟圈,貫穿亞歐非大陸,西進歐洲經濟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當“一帶一路”大家庭的成員日益增多的時候,成果也將惠及更廣泛的區域。 共同的責任鋪就“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新時期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便車和快車,是為世界提供的有益公共産品。中國利用自己的強大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和雄厚的資金實力來推動實現這一工程。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今年一季度,沿線國家在中國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6.8億美元,中國對沿線國家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5.6億美元。 陸上,一列列國際貨運班列在歐亞大陸縱橫馳騁;戰略對接,與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項目對接,中白工業園、中俄絲路創新園孕育著高科技合作的新希望。 海上,中國和斯裏蘭卡共建的科倫坡南港碼頭,創造了2014年世界港口增長的最快紀錄;姊妹園區——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産業園區、馬來西亞-中國關丹産業園正從圖紙變成實物。 在海陸交匯處,中國和巴基斯坦已規劃出“1+4”合作佈局,即以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為中心,以瓜達爾港、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産業合作為重點。 當藍圖變成一個個工程和項目,才算走實了這條帶、這條路。 共同的命運築實“一帶一路”。 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倡議,也是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願望。 因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交響樂。 面對復蘇乏力的全球經濟形勢,紛繁複雜的國際和地區局勢,順應當今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傳承和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更顯得尤為重要和珍貴。 美國《時代》週刊日前指出,“一帶一路”這個規模巨大的項目可能給商業、工業、發現、思想、發明和文化帶來可與舊絲綢之路想媲美的新復興。在幾乎每個領域,前景都是巨大的。 共同的命運,共同的未來。在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將會更加寬廣、更加綿長。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