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振經濟增長,中國官方正加緊促積極財政政策更好發力。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統籌使用財政資金,改變資金使用“碎片化”問題,提高使用效益。 李克強已不是第一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催促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他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盤活存量資金,提高使用效率。 官方力推加快使用財政資金,最主要原因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 繼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速創7%這一多年新低後,二季度中國經濟仍未見明顯起色。據官方數據,5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漲幅回落至1.2%,跌至近4個月低點;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已連續39個月同比下降;前5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7.8%。 在此情況下,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除加大降稅清費力度外,必然要求增加公共支出。這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會議提出的要求。但隨著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放緩,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據財政部數據,今年前4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5.1%,比去年同期回落6.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相當一部分財政資金或是進了預算卻“趴”在賬面上“沉睡”;或是成了“撒胡椒面”,沒有充分發揮作用。據中國審計署數據,至2014年3月底,9個省本級和9個市本級財政存量資金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由於原定項目完成或取消、不具備實施條件等已無法按原用途使用。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對中新社記者指出,目前財政資金使用比較分散,“沒有形成合力,也沒有體現應該聚焦的重點”,致使效果不甚明顯。將“零錢”合為“整錢”,集中財力辦大事,關注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在當前財政資金緊張之時很有必要。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也表示,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是穩定經濟增長、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一步。 他對記者指出,目前財政結余資金中“相當一部分是工程建設和政府貨物採購方面的錢沒花出去”,也有一些是對創新型産業的扶持資金。加快這部分的支出,可有效拉動投資、促進就業,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實際上,官方此前已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審計財政收支、清理財政專戶、清單管理資金等。 之所以會産生大量“花不完的錢”,一方面是因為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合理,一些預算單位虛報、多報預算;另一方面也與執行太慢有關。 針對這兩大問題,此次常務會議“對症下藥”,對進度的要求更加明確和硬化。會議決定,對地區和部門結余資金及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一律收回統籌用於重點建設。對項目預算執行慢的,同級財政可按一定比例收回用於其他方面。 同時,從2016年起,對上年末財政存量資金較多的地區和部門,適當壓縮下年財政預算規模。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對記者表示,要真正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需切實推進財務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預算的科學性。 分析人士認為,今後更多“硬措施”料將出臺,確保資金用在“刀刃”上。(記者 李曉喻)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