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至全國
鼓勵民資、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11 11:07 來源: 每經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放開市場準入,將此前在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審批權下放到省級部門,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國內外銀行業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准一家。

    消費金融規模將迎來大擴容。

    昨日(6月1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發展消費金融,重點服務中低收入人群,有利於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會議決定,放開市場準入,將此前在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審批權下放到省級部門,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國內外銀行業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准一家。

    此番消費金融公司從地域到參與主體的雙重擴容,不僅意味著在數量上未來會大規模增加,而且有助於擺脫銀行“復本”的角色。事實上,近期成立的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和蘇寧金融消費公司,其定位和運營模式,與銀行主導的消費金融公司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審批權下放至省級部門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審批權下放到省級部門是銀監會最近改革的重要內容。因為各地方差異很大,地方省局對當地情況了解更清楚,對實體經濟的反饋更好。這種權限下放對創設新的機構,根據實體經濟需要放寬準入,效果會更好,從去年開始到今年,銀監會改革中把權限下放作為整個監管體系簡政放權的重要內容。“此舉對簡化消費金融公司審批流程,與實體經濟需求結合的程度,以及審批效率上,都要好很多。”曾剛表示。

    曾剛表示,以往消費金融公司的發起人是銀行主導,這次很明顯擴展到消費性的公司,甚至互聯網企業。參與主體越多,對消費金融公司發展作用越大。之前主要是銀行參與,消費金融公司與銀行的業務模式區別不大,想覆蓋銀行未能覆蓋的群體,就很難實現。而引進互聯網企業和其他企業後,信貸發放等業務可以擺脫傳統銀行業務模式,這樣的創新有可能使得消費金融公司不再是銀行的復本。

    2009年,我國宣佈啟動消費金融試點。2010年,首批4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成立,分別是北京銀行發起的北銀消費金融公司、中國銀行發起的中銀消費金融公司和成都銀行發起的錦程消費金融公司以及全外資捷信消費金融公司。

    最初獲批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之時有諸多限制條件,例如出資人最低持股比例為50%;消費金融公司只能在註冊地所在行政區域內開展業務等。不過,上述限制條件並沒有阻礙其發展速度,數據顯示,4家消費金融公司早在前幾年就已經基本實現盈利。

    對現有銀行體系是很好補充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放開市場準入,將原在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同時,向消費者提供無抵押、無擔保小額信貸,規範經營、防範風險,使消費金融公司與商業銀行錯位競爭、互補發展。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曾剛表示,從以往逐步試點到擴至全國,消費金融公司數量未來會大規模增加,這對於經濟戰略轉型有好處,可以提高金融消費佔比。這類消費金融公司所覆蓋的群體是銀行曾經無法提供很好服務的群體,對現有銀行體系是很好補充。

    近兩年,監管部門積極推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工作。2013年9月,銀監會宣佈擬增加瀋陽等10個城市參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工作,此外,根據CEPA(即《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相關安排,合格的香港和澳門金融機構可在廣東(含深圳)試點設立消費金融公司。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就是根據CEPA相關安排,首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消費金融公司。2014年8月28日,銀監會批復同意招商銀行旗下全資子公司香港永隆銀行與中國聯通籌建“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並於今年3月份獲准開業。

    “該公司主要是想打造首家提供在線消費金融服務,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型消費金融公司,理念和未來商業模式會和新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比較相似,與微眾銀行相比,微眾是銀行牌照,而消費金融公司不吸收存款,只發放消費貸款,其業務更類似于信用卡分期。”深圳銀監局副局長陳飛鴻表示。

    上月開業的蘇寧消費金融公司,其定位是立足“長尾市場”,公司同步推出的新産品“任性付”瞄準的正是月消費額在10000元以下的普通消費者。(記者 張威)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