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正當其時”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11 11:19 來源: 中國青年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至全國,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會議指出,發展消費金融,重點服務中低收入人群,有利於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會議決定,放開市場準入,將原在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審批權下放到省級部門,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國內外銀行業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准一家。向消費者提供無抵押、無擔保小額信貸,規範經營、防範風險,使消費金融公司與商業銀行錯位競爭、互補發展。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6月10日中國政府網)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將議題“鎖定”消費金融公司,並決定將原在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是一個審時度勢的科學決策。近兩年來,受國際性金融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投資、出口相對乏力,消費和消費市場日益重要。一項資料顯示,一國在經濟發展初期,主要依靠高投資率來推動經濟增長;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經濟增長的動力將由供給轉向需求、由投資拉動轉向消費驅動。當今世界發達國家都是消費驅動型經濟,居民最終消費佔GDP比重均保持在70%左右的高水平,我國消費拉動水平僅佔到GDP比重的約40%,可見我國消費的“後勁”和潛力極足,這正是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大幅度發展和拓展的現實機遇,也是擴大試點範圍的一個重要“切口”。

    擴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吸納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消費金融公司領域,是從刺激和鼓勵消費的角度出發,但根本意義在於提振經濟。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公眾幸福指數。遍觀西方發達國家,其消費指數整體較高,“借貸消費”已成為習慣和自覺,這不僅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體現,也是消費觀念和消費金融工具成熟的表現。現代金融理念和消費觀,就是要讓金融和經濟“活起來”、金融資本“轉起來”,在“活”和“動”中增殖並産生價值。消費金融公司,也不完全是“錢花出來”、“享受起來”這麼簡單。京東前副董事長、首席戰略官趙國慶在今年年初宣佈投身互聯網金融領域創業,其即將推出的線上交易平臺App就顯現了多元化的資金來源:可以吸收股東存款、享受同行業拆借、發行金融企業債券,進行固定收益的投資等。換言之,來自於金融企業的債券,想投資獲得固定收益的投資者,本身就是一種金融消費,已經完全區別於“吃、穿、用、行”的消費。投資型的消費,會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生産價值,並最終回饋投資者和社會公眾。

    所以説,無論是消費者的個體利益出發,還是眾社會效益的角度,消費金融公司的試點推廣和日益興盛,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召喚。從另一個角度説,消費金融公司是一種區別於銀行信貸的金融産品。和銀行業相比,其發放貸款更便捷,更講究“幾個一”:一張身份證、一張工資證明、一天內就完全可以放款,獲得消費産品。銀行“做的好領域”,它可以“規避”開,如房産信貸;銀行不想做的領域,如家電消費,它可以巧妙介入、發揮作用。正如總理所言,“消費金融公司與商業銀行錯位競爭、互補發展,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這正是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大發展的空間,也是對消費金融公司的精當定位。

    國內消費金融公司是一種新形式和新現象。相較歐美發達市場,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目前除了獲得第一批試點牌照的4家已營業的消費金融公司以及12個在籌但尚未營業的試點之外,也有不少以其他形式做消費金融業務的服務商,如金融服務公司、小貸公司、諮詢公司、電商、P2P公司等,消費金融主體呈多元化發展趨勢,這不僅為消費金融公司的成長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也讓消費金融公司事實上成為國內消費領域的“生力軍”。有著這一“生力軍”的介入,適宜群體消費將更方便,將獲得更高質量的消費水平,也將逐步豐滿這一新的消費形式和金融産品,進一步擴大消費市場。

    擴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正當其時。眾所週知,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仍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消費乃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月至6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24199億元,消費對GDP的貢獻率達54.4%,拉動GDP增長4個百分點。而消費金融已成為金融服務的新“藍海”。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的出現,越來越多的金融公司觸角伸入消費領域,金融服務日益“互聯網”化,“消費金融公司+”已成為無可替代的未來模式之一。去年,包括百度、阿裏、京東在內的平臺在消費金融領域頻頻發力,消費金融公司日益顯現出廣闊的前景,並被“先行者”看好。“消費+金融+互聯網”將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消費金融公司做大做強,成為經濟社會和金融領域的有力補充,日益發揮更廣泛的金融支持作用,將是發展的必然。(畢曉哲)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