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記者 張興軍)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産監督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的意見》。在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臺前,先行出臺防止國資流失的意見,體現了中央對國企改革的穩妥把握,堪稱為新一輪國企改革下了一著“先手棋”。 深化國企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防止國資流失是這場改革必須堅持的原則和底線。由於國有企業盤子大、資金富集,且涉及面廣、內容龐雜,如果缺乏有效監管,改革很可能留下空當,成為少數人謀取私利的“盛宴”。 近年來,一些大型國企的“塌方式腐敗”、“系統性腐敗”、“鏈條式腐敗”表明,這樣的擔心並非多餘。在中石油窩案中,集團系統有40余名高管和中層被帶走調查。據公訴機關指控,有的部門負責人僅一項違規決策就造成資産流失上億元。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系統內,先後挖出“碩鼠”上百名,利用政策漏洞騙取國家糧食資金7億多元。中紀委網站新近公佈對多家央企的巡視結果,項目招投標、投資等領域是營私舞弊、利益輸送的“重災區”。 社會普遍認為,新一輪國企改革將比上一輪以轉制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更加觸及深層利益。為此,要提防貪腐者在産權轉移、重組出售等過程中渾水摸魚,以“乾坤大挪移”手法損公肥私,也要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的經驗教訓,避免在一片改革聲浪中造成國有資産流失。 防止國資流失,需繼續探索加強監管的有效形式和途徑。此次深改組會議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國有企業內部監督、出資人監督和審計、紀檢巡視監督以及社會監督,加快形成全面覆蓋、分工明確、協同配合、制約有力的國有資産監督體系。”按照這些要求,出臺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細則,讓防範國資流失的制度更加完善。 在某種程度上,改革與反腐可視為助推國企健康發展的“任督二脈”。不偏不倚,不因噎廢食,一方面守住防止資産流失底線,一方面繼續深化改革,國有企業才能不斷增強活力,在市場的風浪搏擊中繼續做大做強,真正行穩而致遠。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