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保險基金,護航實體經濟

2015-06-25 15:19 來源: 光明網
【字體: 打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以金融創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近十餘年以來,中國保險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發展迅速。其中一個突出方面就表現在保險行業收入與利潤的大幅度提升。如2014年全國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大關,總資産突破10萬億元,發展增速為17.5%。而今年一季度,保險業預計利潤總額超870億元,增長142.6%。

  保險行業所具備的如此雄厚的資本實力與樂觀的行業前景,是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的重要基礎與前提條件。常務會議確定,按照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和商業可持續原則,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採取有限合夥制,將資金規模設定為3000億元。應該説是從中國保險行業的發展實情所提出的可行性規劃。

  在保險行業所擁有的巨大的資本實力的另一面,是當前實體經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度正在顯著上升的事實,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地方財政收入下降,經濟負債率提升的背景,尤其需要保險業資本的有效支持。

  就此而言,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無論是對於保險行業的創新增效,提高抗風險能力,還是對實體經濟的發展而言,都是重大利好。正如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所言:“對保險業而言,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有利於提高保險風險管理能力、盈利能力,也間接提高了保險的承保能力;對社會而言,基金的設立有利於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利好國民經濟發展。”

  事實上,近年來保險基金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如去年8月出臺的保險業“新國十條”中已經提出,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創新資金的運用方式,提高資金配置效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就投資規模而言,保險行業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也不可小覷。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保險機構累計發起設立了226項基礎設施的投資計劃,近8000億資金。

  但目前大部分保險機構參與基礎設施等項目投資,所依靠的還是委託其他機構參與投資的形式。在投資的效率與方向的優化上都有待提高。而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恰好為保險機構參與投資提供了專門的平臺,既可大大提升投資的效率,又能對實體經濟發展予以更精準的支持。如此次常務會議就要求,保險投資基金將主要投向棚戶區改造、城市基礎設施、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交通設施等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和國際産能合作重大項目等。

  保險行業的一個重要作用,即是為社會提供風險保障,確保風險可控。設立保險投資基金,則是將保險機構的風險保障的作用進一步延伸至實體經濟。若能確保按照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予以執行,定能帶來整體社會發展的增量。(川昌)

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