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不止富一地之民;興業,著力興貧地之業,這才是返鄉創業的深層價值取向。 近來的一些新聞,讓人們的目光再度聚焦農村。一是《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出臺;二是媒體探訪農村的“極貧”人口,衣食住行的艱苦場景令人唏噓不已。 扶貧攻堅的“死角”如何在“創時代”消失?“互聯網+”後邊的空間能否延至農村?于創業、創新的時代潮流中,將返鄉創業的種子撒在共同富裕的土壤上,意義才更為深遠。 以往,對於創業的理解,很多人認為這是城裏人的事,農民工似乎只是配角,至多是創業帶動起來的就業者。其實,2.74億農民工裏大有人才,他們在外出務工中積累了財富、增長了見識,還有了一定的技術和市場觀念。因此,從打工者轉身為小老闆,農民工中的佼佼者並不輸人,甚至還有模倣、趕超的後發優勢。 “洼地效應”,是我們看好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關鍵。在經濟新常態下,東部沿海地區、特大城市的就業日漸飽和。相反,中西部地區、中小城鎮的産業發展方興未艾,廣闊天地存在大量需求,而貧困人口的“邊際購買力”較強,些許增收便會迅即轉化為有效需求。另一方面,《意見》等也為返鄉創業者創設利好,比如簡化了審批手續“降門檻”,減徵了稅費“降負擔”,加大了財稅支持力度並搭建創業平臺。可見,客觀的經濟大勢與政策的因勢利導,均為返鄉創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契機。 這一方向與契機,同樣是貧困人口的新希望。無論大山深處“靠天吃飯”的絕對貧困戶,還是掛念著留守在家孩子的外出打工者,共同的缺失點就是家附近無産業,沒辦法就近脫貧、就近奔小康。隨著返鄉創業帶動的人才流、資金流、技術流,必將創造出大批鄉鎮就業崗位,讓更多致富夢在家門口圓起來。 也有人擔心,返鄉創業算不算是“逆城鎮化”?其實不然,廣袤鄉鎮百業興旺的目標,主要指向中小城鎮,特別是縣域經濟,實際上屬於就近城鎮化。這是對特大城市人口扎堆的疏解,是對東部産業轉移的承接,將會掃清貧困的死角,讓經濟發展更加均衡。富民,不止富一地之民;興業,著力興貧地之業,這才是返鄉創業與新型城鎮化的深層價值取向。 田園將蕪胡不歸?不少農民工對返鄉創業、就業,心存一定的顧慮。硬體方面,線上線下有待優化,基礎設施亟待完善,以創業園區為代表的孵化器也需加緊成型。也要看到,創業的羈絆還在於縣鄉地區的傳統人際文化。一些基層地區的公共服務體系尚待健全,辦事、創業的商事環境差強人意,辦證、貸款離不開七大姑八大姨等人情掣肘,“熟人社會”的負面效應時時在創業路上顯現。 可以説,這種落後的文化氛圍是返鄉創業真正的門檻。所以理順縣鄉基層的複雜關係,切實降低經營、融資的成本與風險,讓創業者擁有良好的啟動與成長空間,是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激發積極的創新動能的重中之重。當然,公平的創業勢必對應著公平的就業,有利於農村貧困人口的就近脫貧、就近致富。 在熱播的返鄉創業題材影視劇中,常見的一幕是創業農民們遇到吃拿卡要的“軟釘子”,往往需要“青天大老爺”出面擺平。換個角度看,這正表明了法治在縣鄉市場上的缺位。從農耕文明邁向商業文明,“驚險的一躍”便在人際文化向契約文化的深刻轉換,這個過程註定艱辛,註定離不開法治觀念與行為的塑造。不讓返鄉創業水土不服,不讓貧困人口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隊,需要啟動新的法治引擎,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農村譜寫新的動人篇章。(周人傑)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