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經濟“共振”新頻率之二——多層次産能合作打造中歐經合新天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02 21:5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記者 曹筱凡)“産能合作”已日益成為中國總理的外交新“名片”,它不僅以合作推進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也順應了全球産業鏈變化趨勢,併合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在出訪歐洲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談及産能合作,並給中歐多層次産能合作勾畫出了藍圖。

李克強總理6月29日在布魯塞爾出席中歐工商峰會開幕式時表示:“要徹底從國際金融危機中走出來,解決供求總量和結構不匹配問題是當務之急。”因此,對內推進結構性改革,對外加強國際産能合作,是突破增長結構性瓶頸的關鍵所在。

推進國際産能合作正當其時。眼下全球經濟復蘇疲軟,無論發展中經濟體還是發達經濟體都面臨基礎設施和産業投資不足的共同挑戰。通過開展國際産能合作,發展中國家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加速發展,中國可以促進産業升級,而發達國家可以開拓更大市場,因此是多贏之舉。

在中歐工商峰會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強調,中歐作為全球兩個有重要影響的經濟體,有責任和義務攜起手來,共同推動國際産能合作,為促進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做出積極努力。

推進國際産能合作也順應了全球産業鏈變化的大趨勢。英國渣打銀行發佈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未來10年,全球供應鏈重組將重塑全球貿易格局,而目前在全球供應鏈中佔主導地位的中國將是引發變革的核心元素。研究認為,這種轉變不僅將提升中國和新興市場在製造業和服務業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也與中國自身經濟結構升級轉型不謀而合。

李克強總理本次出訪歐洲期間,産能合作成為中歐合作的重要看點。6月29日李克強總理在與比利時首相米歇爾會談時強調,在其他地區開展三方産能和裝備製造業合作。30日,李克強總理在與法國總統奧朗德會見時,就中法如何開展三方合作進行了深入具體探討。

中歐如何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李克強總理在訪歐期間建議了四大突破口。首先是通過中歐投資計劃對接,在基礎設施共建上取得突破。去年11月,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公佈了一項高達315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容克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歐盟將尋求“容克投資計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互動對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算顯示,加大基建投資可以提高整體經濟産能,每1美元的基建投資會增加近3美元的産出。歐洲商業聯合會秘書長馬庫斯·拜雷爾表示,中歐投資合作“提供了未來深化合作的良好基礎,讓我們對合作更有信心”。

其次,中歐雙方可以以裝備製造為重點,在第三方合作上實現突破。例如,具有性價比優勢的“中國核電”聯合具有技術優勢的“法國核芯”,將在第三方市場開拓上發揮巨大的合作效應。在李克強總理訪問法國期間,兩國政府共同發表了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聯合聲明和中法核能合作聯合聲明。

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賈瑛表示,中歐合作目前正處在一個“好時代”,中國和歐洲的結合有巨大潛力,雙方在基礎設施、製造、能源、科技、投資等方面都應加強合作,希望雙方企業更多地走在一起。

再次,為幫助産業融資,中歐還應在金融合作上有所突破。在李克強總理訪問法國期間,兩國同意成立中法共同基金,為雙方在第三方開展産業投資等國際合作項目提供融資支持。此外,即將投入運行的亞投行和絲路基金也都將有力保障中歐在第三方市場産能合作的融資需要。

最後,中歐還應在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上有突破。鋻於國際産能合作需要在全球範圍配置資源,更高水平的中歐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和已經進入交換負面清單出價階段的中美投資協定談判相比,目前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仍處於文本磋商的早期階段。

和超過60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額相比,去年中歐雙邊投資額僅為200億美元,顯然和貿易規模不匹配。英國《金融時報》評價説,儘快締結一份雙邊投資條約,將令中國企業在收購歐洲同行時更加順利,讓雙方結合各自的優勢,形成新的合作格局。

責任編輯: 溫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