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理性生長方有蝶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03 07:1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讓政策監管與創新動力的“蹺蹺板”實現平衡,在有序中迸發活力,是破解互聯網金融監管難題的要害所在   

股權眾籌引發的市場糾紛,怎樣調節?頻頻出現的P2P“跑路潮”,如何追責?近日,瀋陽首個互聯網金融法庭舉行揭牌儀式,為加快推進互聯網金融糾紛處理、法律諮詢、消費者維權等,打開了法治之門,也引發人們對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深入思考。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今天,人們對於互聯網金融已不再陌生。從1元起投的各種“寶寶”,到隨時支取的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早已深入到我們生活的諸多孔隙。相對而言,傳統金融模式下,對於普通人而言,投資門檻高企,有錢無處投;對於中小企業來説,融資堤壩高築,缺錢沒地要。正因為同時切中了民眾投資渠道匱乏、小微企業融資難這兩個“痛點”,互聯網金融才能成為迅速興起的“風口”。

經濟學上,有一種説法叫“長尾效應”,説的是需求有頭尾之別,流行的需求會集中在頭部,分佈在尾部的則是個性、零散、小量的需求,由此在需求曲線上形成一個長長的尾巴;然而,一旦贏得數量眾多的“尾巴”的青睞,將會形成一個比主流市場還要大的市場。“如果將整個融資需求看做玻璃杯,傳統銀行就是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佔據了主要供給份額;互聯網金融就是水,可以通過針對不同小眾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定制,把所有鵝卵石的縫隙填滿。”這樣的比喻,形象地道出了互聯網金融所引發的“長尾效應”。

科幻電影中,宇宙飛船穿過蟲洞,往往能發現新世界。新世界意味著未知,面對未知,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互聯網正如一個蟲洞,給金融業帶來大潮初起新動力的同時,也裹挾著魚龍混雜的隱患。無論是支付寶因“光纖被挖斷”,出現大規模服務中斷,還是二維碼被植入木馬,盜刷掃描用戶的銀行資金,無不給人以深刻警示。以P2P網貸為例,2014年,成交額達到3291億元,而倒閉、跑路、提現困難等各種問題平臺高達287家。強化監管,在有序中激發活力,勢所必然。

一説到監管,便有人擔心,互聯網金融尚處在快速生長時期,良莠不齊難以避免,但如果管得過嚴、用力過猛,會不會産生負面效應,損傷創新的苗芽?再者説,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在流程、操作模式以及形成的業態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假如沿用傳統的行政監管那一套,更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很有可能會出現“監管失靈”的尷尬。這些擔心不無道理。其實,關鍵不是要不要監管,而是如何監管。如何讓政策監管與創新活力的“蹺蹺板”實現平衡,恐怕是破解互聯網金融監管難題的要害所在。

追根溯源,問題的核心,還在於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內在需求。互聯網的翅膀,改變的只是金融的業態,卻沒改變其底色。説到底,互聯網金融在本質上,還是金融。既然是金融,安全和信用,無疑就是其生命線。對於政府而言,築牢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安全和信用底線,當好管理者和服務者;同時,更充分地發揮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根據行業和市場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因時而變、隨事而制。這恰恰是創新監管手段的不二法門。從這個角度來看,設立互聯網金融法庭,一方面,立足平等維護互聯網金融機構、投資者、借款人等各方權益,規範市場秩序;另一方面,要求妥善處理鼓勵金融改革創新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之間的關係,可以説,把準了監管創新的脈搏。

當然,路終究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實現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的有機結合,還有更多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答。比如,如何厘清網絡信貸和非法集資的邊界,填補法律空白?怎樣推進信息透明,化解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交易風險?能否連接“信息孤島”,實現徵信系統的互聯互通?

寶劍不經磨礪,無法出鋒;良玉不經打磨,難以發亮。互聯網金融也是如此。溫室中自然養不出萬年松,庭院裏也跑不出千里馬,但完全置身自然狀態,遵從叢林法則,難免泥沙俱下,同樣不利於互聯網金融的成長。就此而言,只有既守住安全和信用的底線,也給足創新和想象的空間,互聯網金融方能迎來繁榮發展的蝶變。(陳淩)

責任編輯: 朱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