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 劉翔霄、仇逸、高皓亮)7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這項工作是整個社會的“穩定器”。近年,我國困難群體大病保障工作力度不斷加大、舉措不斷跟進,此次中央從政策層面再作調整、突破,力求保障水平實現新跨越。 推進這項工作,首當破解現有救助環節的銜接不暢。目前,我國已建立起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為主體的醫療保障機制。連同工會救助、慈善救助等在內,共同構建起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大病保障工作涉及多部門、多環節,環環相扣,只要一個地方“斷鏈條”,保障效果都會受影響。建立信息共享平臺,是解決銜接不暢、確定救助額度、提高救助效率的良策。 推進大病保障,建設多層次、一攬子的疾病預防體系是基礎,醫藥控費是關鍵。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偏遠、貧困山區的困難群體,他們缺乏基本、有效的用藥指導,難以得到及時、準確的診療,小病拖成大病的情況仍不少見。而同時,醫保目錄外用藥增加了困難群體走進醫院的經濟負擔、心理負擔。嚴控目錄外用藥比例,是為困難群體家庭減負的關鍵。 推進大病保險,還鬚根除政策執行不到位的現象。基層存在救助事務繁雜、人手不夠的實際情況,但也有一些救助部門工作作風不實、為民解意識不強。國家政策很多,百姓如何了解,具體怎樣對接,應廣而告知、簡化流程,讓符合救助條件的群眾儘早、盡簡受益。 保障的是大病,更是民心。大病保險是緩解社會矛盾、解決民眾之困的支點,也是推動執政方式轉變的支點,更是各級幹部開展工作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結合點。推進這項工作,既要有行之有效的舉措,更要有傾心為民的情懷。這項工作需要經常到基層走訪,與困難群眾打交道,在群眾最難的問題上找解決辦法,這也是改作風、轉方式的起點。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