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實·改·增——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下半年經濟工作四大信號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 趙超、安蓓、陳煒偉、王希)下半年經濟工作的總要求是什麼?如何有效應對下行壓力?怎樣找準著力點?宏觀政策是否出現變化?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傳遞出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信號。 穩: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 針對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及時進行預調微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説,從上半年經濟數據看,中國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説明今年以來的宏觀政策特別是穩增長政策産生了比較明顯的效果,增強了通過保持宏觀政策基本穩定防止經濟失速的信心。 “展望下半年,世界經濟和國際市場環境初步顯露築底跡象;出口增長有望轉向平穩,基礎設施投資力度趨向加強,消費會繼續平穩增長,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增長。這就需要繼續保持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他説。 會議強調,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變調,保持公共支出力度,繼續減輕企業負擔,引導和撬動更多民間資金增加投入。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持合理的流動性,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建議,要提升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效率,改善財政政策對經濟的支持能力和平衡作用。在貨幣政策方面,應進一步加大定向調控力度,更有針對性地促進中長期融資增長,有效降低中長期融資成本。 “堅持穩中求進,意味著下半年經濟工作在穩增長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加強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力度,為經濟長遠可持續增長贏得更為廣闊的空間。”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説。 實:按“三嚴三實”要求做好經濟工作 當前,在全黨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正在紮實有效推進。經濟建設是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因此這次會議明確提出,必須加快轉變作風,更加注重按“三嚴三實”要求做好經濟工作。 “中央對經濟工作提出這樣的要求,再一次強調新常態下各級黨政幹部要有新作風、新作為,如果仍然按老套路去做現在的經濟工作,無法有效應對下行壓力,也難以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説。 中央黨校教授趙振華則表示,“任何一個國家光明的經濟前景都來自於實幹。因此,我們上上下下都要牢牢扭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全心全意致力於發展。” 如何在經濟工作中做到又嚴又實?會議提出,要精準分析和深入判斷經濟發展趨向、基本特徵和各方面影響,提高政策質量和可操作性,扎紮實實把事情辦好。 張佔斌認為,在經濟工作中做到“三嚴三實”,就要講實際、出實招、重實效,“一切經濟工作要體現發展的現實需要,既不可不思進取,也不能好高騖遠;要針對經濟走勢分化、企業經營困難、風險挑戰增加等現實問題,提出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辦法;要通過督查、問責等方式,讓中央各項政策和舉措在部門和地方扎紮實實落地生根,發揮作用。” 經濟工作中真正體現“三嚴三實”,關鍵在於怎麼做。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説:“發展改革委要按照‘三嚴三實’要求,根據上半年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走勢,抓出一批叫得響、有影響、見實效的重點工作,主要包括綜合協調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紮實推進‘三大戰略’、積極推進重大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産能合作、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儘快取得突破、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並推動相關政策措施落地、編制好‘十三五’規劃綱要等。” 改:重點推進多個領域體制機制改革 今年以來,我國各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投融資、價格改革不斷深化,財稅、金融改革穩步推進,營改增試點積極推動,存款保險制度正式建立,對外開放繼續擴大。 展望下半年,改革任務依然艱巨。會議提出,要把改革作為調整結構的根本依靠,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重點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等體制機制改革。 當前,國企改革的方向逐步明晰。專家認為,未來國企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為中心,建立産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 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方面,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説,要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積極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改革,推進消費稅改革,抓緊完善資源稅制度,積極推進落實稅收法定原則。 金融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血脈。針對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金融體制改革仍需發力。從推進重點來看,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深港通”試點、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等都備受關注。 此外,其他各項改革下半年也將向縱深邁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指出,要通過深化改革破除阻礙各類資源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制度壁壘。 增:發展實體經濟增強企業活力 “一些企業經營困難”,“把發展實體經濟和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作為制定和實施經濟政策的出發點”,“繼續減輕企業負擔”,“在優勝劣汰、競爭合作中增強企業活力”,這次會議4次提到企業。 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是市場主體,企業興則經濟興。專家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發展實體經濟、增強企業活力是這一過程中的重要任務。 應該看到,儘管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積極變化增多,但部分地區、部分行業效益下滑,一些企業經營困難加劇。統計顯示,截至6月份,我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已同比40個月下降,持續時間之久前所未有。前6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0.7%。 “會議強調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出發點都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需要,這非常關鍵。”張立群表示,實業興則金融興,脫離實體經濟的資本市場是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因此必須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 除了關注以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之花外,會議再次發出更注重依靠創新驅動發展的信號,提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良好市場環境,在優勝劣汰、競爭合作中增強企業活力。 “未來中國經濟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取決於能否通過創新實現轉型升級,形成新的支柱産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説。他認為,當前應更加注重健全知識産權保護、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以及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以適應創新經濟的新要求。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