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職業分類大典出爐:一部《大典》看轉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09 07:59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唱片工”“拷貝字幕員”“收購員”“平爐煉鋼工”,這些有著鮮明時代烙印的職業被逐一刪去,取而代之的是“音像製品複製工”“快遞員”“信息通信網絡測量員”“呼叫中心服務員”等如今已司空見慣的職業——歷時五年、七易其稿。日前,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牽頭修訂的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出爐。

與1999年第一版相比,新版《大典》新增347個職業、取消894個職業,共計減少547個職業。從一個側面反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的新版職業分類大典,又將對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結構轉型産生何種影響?

職業分類有何變化

據了解,新版《大典》延續職業分類的大類、中類、小類和細類(職業)結構,仍維持8個大類,同時增加9個中類、21個小類,共1481個職業。

新版《大典》凸顯出我國社會職業的構成和內涵産生諸多變化,一些傳統職業開始走向衰落甚至消失,另一些新興職業蓬勃發展。“總體來看,與1999版相比,新版《大典》中類、小類有所增加,而職業設置則有所減少,這反映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的科層化趨勢更加顯著,而具體職業的相似性有所增強。”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劉康介紹道。

分行業看,新版《大典》在涉及第一産業的“農、林、牧、漁業生産及輔助人員”大類中減少了6個小類、83個職業,在涉及第二産業的“生産製造及有關人員”大類中減少了24個小類、526個職業,同時在涉及第三産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社會生産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大類中,職業數量分別增加了11個和81個。

“服務業職業數量的大幅增加反映了近年來我國第三産業的蓬勃發展。與此同時,也反映了在高效、精緻、集約化生産的農業現代化環境下,農業人口減少,逐步實現城鎮化的過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怎樣影響就業市場

職業分類增增減減的背後,折射出中國經濟社會的巨大變遷。以快遞行業為例,這個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而興起的職業,在99版大典中並不存在,因而也就成了職業“黑戶”。新版《大典》中新增了快遞工程技術人員、快遞員和快件處理員3個職業,13個工種。

“開展就業人口結構變化和勞動力供求研究分析,是制定人力資源市場政策的重要基礎。”這位負責人表示,新版《大典》對開發就業崗位,擴大就業容量,加強和規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強化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大典》確定的職業分類有助於促進職業教育培訓質量提升,提高勞動者職業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職業分類可以統一規劃、有效規範職業資格的設置,有利於國家職業資格框架體系的建立和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管理制度的實行,從源頭上遏制職業資格設置亂象,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營造各類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確保職業資格制度改革順利進行。

怎樣服務於職業技能提升

進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工作平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行標語:“構建現代職業分類體系,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可以看出,編制《大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

有關專家指出,儘管現代社會發展和分工細化正在創造出越來越多的職業、工種和崗位,然而它們實質上卻具有許多相通的、共同的職業功能模塊和職業技能模塊。“職業技能的提升,要充分發揮新版《大典》在人力資源開發與職業教育培訓中的作用。”人社部負責人表示。

這位負責人還透露,修訂工作委員會未來要密切跟蹤職業活動領域的新發展新變化,動態了解和掌握新職業發展情況,建立新職業發佈制度,定期發佈新職業信息。還要繼續發揮《大典》修訂平臺的作用,建立職業分類動態更新機制,對《大典》進行及時調整和補充完善。(記者 鐘超、邱玥)

責任編輯: 溫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