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鄉愁——旅遊界人士解讀國內旅遊
“主戰場、新渠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14 18:1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記者 錢春弦)“鄉村旅遊是國內旅遊消費的主戰場,大眾創業就業的新渠道。”在解讀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有關“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的政策措施時,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如是説。

    國內遊:七成選擇周邊鄉村遊

    以“主戰場”形容我國鄉村旅遊業,是因為我國有每年出遊規模達30多億人次的世界第一大國內旅遊市場,而鄉村旅遊已經成為我國國內旅遊市場的主力軍。

    “我國鄉村旅遊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已成為城鎮居民旅遊休閒生活模式的重要載體。”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吳文學對記者説,為改善鄉村旅遊發展環境、促進鄉村旅遊轉型升級、進一步發揮鄉村旅遊增收富民作用,國辦意見提出堅持鄉村旅遊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完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配套設施、開展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

    據國家旅遊局統計,目前全國城市居民週末休閒和節假日出遊,70%以上選擇在周邊的鄉村旅遊點,全國主要城市周邊鄉村旅遊接待人數年增長均高於20%。這是對“主戰場”的最好詮釋。

    休閒與就業:從一産變三産

    作為“休閒”與“就業”的最佳結合,鄉村旅遊更好地體現了旅遊業穩增長、促就業、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2014年,全國有農家樂超過190萬家,鄉村旅遊特色村10萬個,接待遊客12億人次,約佔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的30%。鄉村旅遊營業收入達3200億元,同比增長15%,帶動超過3300萬農民受益。”吳文學説。

    許多欠發達地區通過鄉村旅遊,使農民既不離鄉又不離土,就地從一産轉移到三産,較快實現脫貧致富。如河南重渡溝村89.4%的農戶從事農家樂,旅遊年收入佔農民年總收入的比例達到95%。

    留住鄉愁,也能創造就業。鄉村旅遊不再單單是農村居民的機會。“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計劃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和專業培訓,3年內引導和支持100萬名大學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城鎮退休職工、藝術家、專業技術人員等通過開展鄉村旅遊實現自主創業。鼓勵文化界、藝術界、科技界專業人員,發揮專業優勢和行業影響,在有條件的鄉村進行創作創業。到2017年,在全國打造一批鄉村旅遊特色創業村,形成一批高水準文化藝術旅遊創業就業鄉村。

    城鄉一體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根據國辦意見,到2020年,全國建成6000個以上鄉村旅遊模範村,形成10萬個以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村、300萬家農家樂,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20億人次,受益農民5000萬人。每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扶持600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遊,實現每個重點村鄉村旅遊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

    “國家旅遊局將加強鄉村旅遊調研,《關於促進鄉村旅遊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目前正在徵求相關部門意見,徵求意見後將報送國務院。”國家旅遊局規劃財務司司長彭德成説。國家旅遊局將召開全國鄉村旅遊提升與旅遊扶貧推進大會,推出鄉村旅遊“千千萬萬”品牌,同時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加大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開展鄉村旅遊村官培訓,重點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啟動旅遊規劃扶貧公益行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際鄉村旅遊發展經驗表明,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到訪鄉村,一方面可以為農村增加收入,提供靈活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可以為美麗鄉村和新型城市化提供新的動力。”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説,“如此明確而量化的要求,充分表明了國家更多通過旅遊解決‘三農’問題的期待。”

責任編輯: 陳旭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