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代流通業需要“活血化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21 13:02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發展現代流通業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旺消費促發展。

    現代流通業是現代市場經濟的血脈,它一頭連接生産,一頭連接消費,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作用重大。但是,長期以來,我國流通行業普遍存在的流通速度慢、成本高、渠道不暢、模式陳舊、管理監督缺失等問題日益凸顯,發展現代流通業需要“活血化瘀”,疏通“大動脈”。以2013年為例,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超過10萬億元,佔GDP比重為18%,不僅高於美國的8.5%,甚至高於印度的13%和巴西的11.6%。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平均佔成品最終成本的10%—15%,發展中國家各種低效現象導致物流成本顯著增高,佔成品成本的15%—25%甚至更高,而具體到中國的製造商,物流成本有的甚至高達生産成本的30%—40%。

    這是一塊“硬骨頭”,困擾多年,也被詬病多年。不僅企業不堪重負,整個社會包括每個普通的消費者都跟著“買單”。因此,會議提出堅決清除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各種 “路障”、推廣電子商務等新興流通方式、創新流通領域市場監管、完善流通設施建設管理等四大舉措,力爭用更加順暢的流通“大動脈”帶旺消費、支撐發展。

    首先,全國統一大市場背後的邏輯,旨在破除地方保護主義。

    過去,物流行業地方保護主義盛行,例如貨車司機們長期抱怨的亂設關卡、亂罰款、不合理檢查收費等,也包括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和排除競爭行為等危害更大的無形“路障”,這些都極大束縛了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

    會議提出要清除各種“路障”的系列舉措,是推動營商環境法治化的重要手段。流通發展方式轉變對政府的傳統管理體制提出了挑戰,必須用法治理念建立起新的治理模式以及管理制度,為流通業進一步發展掃清障礙。

    為加快在新常態下流通體制改革的步伐,日前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 《關於同意在上海等9個城市開展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的復函》提出,在上海、南京、鄭州、廣州、成都、廈門、青島、黃石和義烏9個城市開展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目標是在流通創新發展促進機制、市場規制體系、基礎設施發展模式、管理體制等方面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全國統一市場建設打好基礎。此舉被業內人士視作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一大邁步。

    其次,中國現代流通業的未來,一定會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全社會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突破16萬億元,同比增長超59%。如此高速的增長,尤為需要法治化的環境去規範發展。其中,現代物流業作為電子商務的關鍵一環,它的成敗關係著電子商務的興衰。

    在互聯網的衝擊下,傳統百貨業等流通企業亦已迎來轉型變局。在廣東,繼推出網上銷售、移動支付後,當地百貨業又開始嘗試跨境電商,僅半年時間,廣州地區百貨業便開出了7家跨境電商線下體驗店。

    互聯網大佬們也已經行動起來,搶先佈局“互聯網+流通”。今年7月,沃爾瑪全資控股1號店,開啟了沃爾瑪的中國新戰略;8月,先是京東集團戰略入股永輝超市,花費43億元持有後者10%的股份;隨後,阿裏巴巴投資約283億元參股蘇寧雲商,前者掌握淘寶、天貓、菜鳥物流等平台資源,後者具有線上線下一體的優勢。

    做好線上線下的融合非常重要,市場雖然走在了前面,政府需要做的是進一步規範和引導,推動傳統流通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再次,對於流通領域市場監管創新,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建立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信息共享的綜合監管與聯合執法機制。在追溯體系建設方面,商務部近年來支持了58個城市建設肉類蔬菜電子追溯體系,18個省市建設中藥材電子追溯體系,4個省共8家企業建設酒類電子追溯體系。目前,已在試點城市的1萬多家企業建成肉菜、中藥材追溯體系,實現對3萬多噸肉菜和中藥材的追溯管理。下一步還將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追溯體系。

    最後,會議要求完善流通設施建設管理,意在通過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提升流通領域的公益性,來解決民生問題。(朱菲娜)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