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降”恰逢其時 利率市場化又進一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27 17:56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專家表示,央行決定降息降準有利於引導中國境內外利率、匯率
及匯率預期的平衡,也為推進利率市場化提供了條件

    “這次降息、降準,並不代表貨幣政策的轉向。我國貨幣政策的基調仍然是穩健和中性的。從調控實體經濟的角度來看,降息、降準有助於維持合理的實際利率水平和支持適度的貨幣信貸增速水平。”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這樣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説。

    8月25日晚,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8月2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及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各0.25個百分點,調整後二者分別為4.6%和1.7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做出調整。同時,放開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但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維持不變。央行當晚還決定,從9月6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並額外降低縣域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並且額外下調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準備金率3個百分點。

    “雙降”政策落地恰逢其時

    馬駿表示,“為了進一步鞏固前期穩增長措施的成果,有效降低融資成本,保持合理的流動性,幫助穩定國內外市場預期,央行再次降息降準是有必要的。”

    “降息有利於緩解存量債務壓力,促進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下降;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一起實施,約一次性釋放資金6500億至8000億元人民幣,將促進銀行擴大信貸投放,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同時,對衝因外匯佔款下降而引發的流動性緊缺,有助於穩定資本市場。”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解讀道。

    連平認為,此次“雙降”政策的推出恰逢其時。“2015年下半年經濟開局不利,7月多項實體經濟指標同比增速均出現下滑,8月以來也未見轉好跡象,經濟下行壓力不減。”他對本報記者進一步分析認為,“7月份工業增加值的增速有所回落,8月份財新PMI初值下降等數據表現都顯示出一定的經濟下行壓力。”儘管馬駿認為2015年二季度以來中國實體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跡象,但他也指出其向好發展的基礎仍不牢固。

    除考量宏觀經濟數據以外,資金拆借成本的高低,不僅深受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而且直接關係到市場微觀主體籌融資的效率,牽扯著企業生産投入的意願和能力。“在PPI持續為負且降幅仍有所擴大的情況下,雖然名義利率下行,但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仍然居高不下。”連平説。馬駿對本報記者表示,“最近原油價格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再次大幅下跌,可能繼續抑制國內通脹率,從而造成對實際利率的上行壓力。”

    “‘雙降’緩解了國內流動性緊張的壓力,利率將穩中趨降。”交通銀行資産管理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鵠飛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在連平看來,外匯佔款規模下降只是造成市場流動性緊縮的原因之一,近期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預期上升引發一定程度的資本流出,也是造成國內流動性縮緊的因素之一。

    目前,中國經濟情況與世界經濟環境的相互作用也給貨幣政策調整提出新的要求。馬駿提到,“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過度波動,可能通過預期等渠道影響我國和全球經濟,甚至影響一些國家的金融穩定。”陳鵠飛分析認為,“雙降”有利於引導中國境內外利率、匯率及匯率預期的平衡,可有效避免金融風險的跨市場傳遞。

    利率市場化再攻一城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央行在使用貨幣政策工具調整的同時,打出“組合拳”:放開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中國利率市場化又邁出一步。

    “現在,通脹率和通脹預期較低,同時宣佈降低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有助於引導利率下行。這些條件為取消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在馬駿看來,這次政策組合中,“雙降”為利率進一步市場化提供了條件。

    對此次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時機是否成熟的問題,馬駿認為,從當下的宏觀經濟環境和過去幾次市場對利率上限調整的反應來看,中國放開一年期及以下存款利率上限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在“雙降”政策出臺的同時,如何促進利率決定機制的市場化水平,他談到,“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有助於讓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併為新的貨幣政策框架轉型提供條件。未來利率市場化進程,將更多著眼于強化商業銀行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培育市場可接受的基準利率,疏通利率傳導機制。”

    連平表示,此次放開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動管制的實際影響並不大,利率市場化仍堅持穩妥審慎的原則。“考慮到此前一些銀行的存款利率並未上浮到頂,且這部分存款佔比不高,應不會出現存款利率大幅上升的情況。”他分析道。(記者 王田田)

責任編輯: 王驍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