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為啥沒落到實處?
——聚焦穩增長等政策落實跟蹤審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28 20:50 來源: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董峻、高敬)發改委和能源局不按規定把有關審批事項納入清理範圍、海關總署自行設立準入類職業資格、廣西無依據設立收費項目從而增加企業負擔……

28日,審計署的一份審計公告披露了29個省份、29個中央部門及7個中央企業的相關審計情況,顯示出一些地方和部門在貫徹落實中央政策措施上執行不力。

政策未落實,配套不完善

審計發現,一些部門沒有及時細化相關政策、制定配套措施,影響了政策措施的落實。如民政部未根據國務院相關要求按時出臺慈善組織及社會捐贈等3項具體措施;黑龍江由於省發展改革委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兩家主管部門意見不一,未按時下達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計劃。

有關部門和地方雖採取了積極措施,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較為突出。如福建出臺的財政資金扶持辦法不利於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陜西、河北的個別金融機構通過“以貸轉存”等方式變相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費用;江蘇個別企業融資被增加了存單質押、年中年底存款等多項附加條件。

審計還發現,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推動企業信用公開、通關便利等措施力度不夠。如今年上半年長春海關、吉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辦理“一次申報”進口數量佔全部進口申報數量的比例,分別僅為5.05%和3.7%。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司長郝書辰對此表示,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政策措施,但一些部門和領域的具體制度規定沒有及時修改完善,有的甚至成為改革推進過程中的障礙。

564億元財政資金趴在賬上睡覺

7月份的跟蹤審計,著重審查了財政存量資金和閒置土地的盤活利用情況,這是當前財政管理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在7月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要求各級財政將已收回的2500多億元沉澱和違規資金加快統籌用於急需領域;國務院將239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存量資金調整用於在建重大項目;對閒置土地處置不力的收回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

審計發現,22個省份及2個中央部門存在資金沉澱和土地閒置問題,如黑龍江、吉林、遼寧省財政存量資金未及時盤活,部分中央專項資金安排下達不及時;湖南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補助資金6億元,由於省財政廳、發展改革委尚未完成具體項目的分解細化工作,上述資金閒置未用;吉林部分棚戶區改造項目取得的國家開發銀行貸款55.6億元閒置等。

據審計署財政審計司副司長胥連碧分析,政府各部門職能與預算分配權的界定不清晰,使財政資金分配中出現多頭管理、交叉重復等問題;一些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沒有及時修改完善,有些特定事項已解決,按既定渠道安排造成現實中大量預算資金沉澱。此外,還存在預算編制不盡科學、預算監督制約機制不完善的情況。

個別部門和地區簡政放權不到位

審計發現,有3個中央部門和2個地區未按規定落實簡政放權要求:

--2012年,海關總署自行設立預歸類服務人員職業資格,並指導中國報關協會組織人員培訓和考試。2014年,海關總署未按要求清理上述職業資格。截至2015年7月底,已有3182人參加資格考試。

--發改委、能源局未將“國家地方聯合創新平臺”、“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認定事項納入審批事項清理範圍。

--河南省工商管理局和省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未按時實現信息共享,影響了全省“三證合一”實施效果。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説,有些宏觀政策之所以在實施過程中不盡如人意,一個問題是政策傳遞過程中沒有能夠形成完整的鏈條。比如,中央形成了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新的佈局,但這種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需要基層具體落實和直接操作,在指導具體業務運轉上,一些地方權力形成了規則和慣性。這不僅僅是穩增長方面,而是整個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都遇到了類似問題。

18個重點項目“慢作為”

審計發現,有18個項目推進慢的問題較為突出,涉及項目投資502.73億元。其中“慢作為”的典型案例之一,就是山西省70處引調提水工程建設任務未按要求完成,導致中央專項補助資金2.41億元閒置。

吉林省四平市多報棚戶區改造新開工任務完成量及整改情況的問題,則更為嚴重。2014年,吉林省下達四平市棚戶區改造開工任務共計9365套,計劃投資18.34億元。四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當年11月上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全部完成,實際多報8165套。跟蹤審計發現,至今年5月13日仍有6356套未開工。

郝書辰表示,下一步,審計署也將加大對跟蹤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的檢查力度,督促有關部門和地方及時整改,並對整改情況進行通報。同時,督促相關部門和地區加大追責問責力度。

點擊進入“簡政放權在行動”專題

責任編輯: 劉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