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箭齊發讓基層醫療強起來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11 21:3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王思北、胡浩)大醫院“一號難求”擠破頭,小醫院門庭冷落無人問。這情形每天都在各大城市上演。如今,這種“怪象”有望打破。

    為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科學合理就醫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切實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向社會發佈《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7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佔總診療量比例明顯提升,就醫秩序更加合理規範;到2020年,“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專家表示,意見的出臺有助於分級診療的重點——基層能力的提升。

    第一箭:能力提升——讓患者願意去基層

    70歲的肖大爺因心臟病,經常要往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跑,每次去都要先排大隊挂上號,再排大隊等著看醫生、取藥。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高煒在出診時也經常碰到這類情況。“有時我們定好治療方案,讓病人去基層醫院治療,病人不放心也不願意。”她認為,大醫院集中優質資源,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由於技術力量薄弱而無法取得患者信任。

    “病人都去大醫院,無疑會增加百姓看病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交通費、住宿費等),還會導致醫保支出增高,加劇大醫院的‘假性’資源短缺和病人‘看病難、看病貴’。”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助理、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明認為,病人越往大醫院跑,基層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就越會下降,醫生找不到自身價值,影響到基層隊伍的穩定和對人才的吸引力。

    對此,意見提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全科醫生規範化培養基地建設和管理,規範培養內容和方法,提高全科醫生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發揮全科醫生的居民健康“守門人”作用。

    “基層首診是分級診療的發展基礎。”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滔認為,有數量充足、能力較高的全科醫生團隊,和完善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常見病、多發病患者才可能有信心留在基層接受診療服務。

    為鼓勵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意見還要求,大力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通過組建醫療聯合體、對口支援、醫師多點執業等方式,鼓勵城市二級以上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或者定期出診、巡診,提高基層服務能力。

    第二箭:政策引導——慢病管理“放”基層

    意見要求,以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為突破口,明確和落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急慢病診療服務功能,完善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為患者提供科學、適宜、連續性的診療服務。

    這些重點慢性病在全球範圍都屬於患病率極高的疾病,患者多、費用高,造成醫療資源浪費,世界衛生組織提議各國建立社區為主的慢性病管理體系,節約資源、避免不必要的住院花費。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周軍説,由於我國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高,患者覆蓋面廣。另外,這幾種慢性病的診療方案清晰,可通過規範治療控制病情,能夠在慢病分級診療中發揮作用。

    “今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已啟動高血壓和糖尿病分級診療試點工作,對診斷明確的患者提供社區為主的健康管理和診療諮詢服務,取得了一定效果。”李滔表示,這一試點為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探索了經驗。

    高煒非常同意分級診療把慢病作為突破口的想法,但仍離不開基層能力的提升。“需要明確的是,慢病不是小病、不是沒有風險,沒有好的治療會帶來很多後患。”她説。

    第三箭:提高待遇——把人才留在基層

    “城市三級醫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難複雜疾病的診療服務。城市二級醫院主要接收三級醫院轉診的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後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症穩定期患者。縣級醫院主要提供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診療,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搶救和疑難複雜疾病向上轉診服務。”意見明確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診療服務功能定位。

    儘管基層醫院被賦予重要的職能,但其“服務待遇低、社會地位低、人才流失嚴重”的現實不可回避。

    同時,由於基層醫護人員待遇偏低,使其從業積極性也受到影響。如何讓人才真正下得去、留得住、能發展?在福建省立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侯建明看來,讓醫療服務價格合理提升到位,才能使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得到尊重,更大程度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

    對此,意見提出,合理制定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對醫療機構落實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選擇就醫機構形成有效的激勵引導。根據價格總體水平調控情況,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在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的基礎上,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

    “建立合理的定價制度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含量和勞動付出是關鍵,同時,抑制藥品、耗材、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也是重點。”李滔説。

    侯建明表示,這並不是要增加患者負擔,而是要理順扭曲的醫療價格體系,讓醫生從“賣藥人”回歸“技術人”,讓患者能用合理的價格接受最適合的診療。(參與采寫記者:李亞紅、高皓亮)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