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志助力中國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14 17:4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編修地方誌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歷史悠久,連綿不斷。盛世修志,志載盛世。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地方誌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特別是2006年國務院《地方誌工作條例》頒佈施行後,地方誌工作走上了依法治志的軌道,在為黨立言、為國存史、為民修志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年多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地方誌工作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高度重視修史修志”,李克強總理提出“修志問道,以啟未來”,對地方誌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精神,推進全國地方誌事業科學發展,充分發揮地方誌工作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在實施“四個全面”戰略部署中作出更大貢獻,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這是地方誌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地方誌是傳承中華文明、發掘歷史智慧的重要載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作用、價值意義、基本內涵和傳承弘揚的原則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些重要論斷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脈絡清晰,為新形勢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地方誌工作者必須把握好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要求,堅持改革創新,使地方誌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融相通。

    地方誌是最深厚的國家文化軟實力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重要精神支撐,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地方誌自成一脈,獨樹一幟,具有獨特的魅力,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最具有民族特徵的標誌性傳統文化形式之一。地方誌所記載的內容縱貫古今,橫陳百科,有助於重點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中國地方誌講的就是中國故事,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魅力的有力話語體系,不僅有助於認清中華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了解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觀念、鮮明特色,更有助於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配合國家文化“走出去”戰略,推介一批高質量地方誌成果,充分展示地方誌的當代價值及永恒魅力,推動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凝聚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可以説準確呼應了時代要求,提出了全國地方誌系統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把中國地方誌推介出去的目標,主動把地方誌工作融入國家戰略,力求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重要作用。

    地方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活水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地方誌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寶貴的思想源泉和最直接的精神紐帶。一部地方誌就是記載一方水土之上的人和事,就是一方人的精神家園。地方誌通過記載各個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家鄉面貌的變化、模範人物事跡等,再現了我國各族人民創造的光輝業績和精神風貌,以真實資料和生動事實,激發人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情。歷史經驗和現實社會實踐證明,地方誌在教化人心、鞏固信仰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推動力量。《規劃綱要》強調通過編修、開發利用地方誌成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富、優秀的精神文化産品,突出了地方誌的育人功能,通過發掘歷史智慧,在進行優秀傳統教育、培育文明風尚、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推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發揚光大,成為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

    二、地方誌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智慧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只有“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國夢的首要前提是“國家富強”“國家好”,只有國家治理好了、建設好了,國家才會富強,民族才會振興,人民才會幸福。

    “一邑之典章文物,皆繫於志”。地方誌不僅反映了我國各個時代、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社會實際情況,還記載了各個地區的氣候、地貌、山川、城鎮、礦産、動植物等分佈情況,成為我國自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歷史和現實記載的重要資料寶庫、文化寶庫、知識寶庫,記載了前人和當代人的實踐活動和智慧經驗。

    “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最好的老師,可以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可以啟迪後人。他説:“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他還説:“歷史記述了前人積累的各種科學文化知識,記述了他們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思想與智慧,記述了他們經歷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與教訓”。“在中國的史籍書林之中,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2006年,習近平同志在溫州市蒼南縣考察颱風“桑美”災後重建工作時,調閱了《蒼南縣誌》,並在與當地領導座談時大段朗讀了書中關於颱風的記載,告誡地方幹部要以史為戒,認清颱風活動以及影響浙江的規律,科學決策,不斷提高防颱風抗颱風和處置各類自然災害的能力。習近平同志在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期間,還專門要求報送《上海通志》,以備查閱。地方誌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智慧經驗,各級領導幹部是帶領我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也是治理國家的核心力量,應當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善於利用地方誌中所記載的歷史經驗和智慧,善於從前人留下的思想寶庫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珍貴滋養,提高治國理政的能力和科學執政的水平。《規劃綱要》有助於推進地方誌事業的全面發展,更好地發揮地方誌的功能作用,提高各級領導幹部治國理政水平,為推動“四個全面”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提供歷史借鑒和智力支持。

    三、全面落實《規劃綱要》對推進地方誌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地方誌工作要在“四個全面”的戰略部署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發揮更大作用,發展再上新臺階,關鍵是落實《規劃綱要》對推進地方誌事業發展所作的頂層設計。

    要增強對落實《規劃綱要》自覺性和主動性的認識。《規劃綱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劉延東副總理提出的“一納入、八到位”(即將地方誌工作納入各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各級政府工作任務,認識、領導、機構、編制、經費、設施、規劃、工作到位的工作機制)為依據,立足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了部署,這種頂層設計具有不可替代性。“一納入、八到位”是從地方誌事業發展現實需要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是為推動解決地方誌事業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問題提出來的,是對解決好地方誌工作中具有普遍性、關鍵性問題的高度概括。《規劃綱要》出臺,是貫徹落實“一納入、八到位”要求,在地方誌工作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深入推進地方誌工作法治化的具體行動,也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地方誌工作條例》的必然要求。是否按《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辦,直接影響著地方誌事業的發展水平,也是衡量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是否重視地方誌工作的重要標準。

    要充分發揮《規劃綱要》的指標導向作用。地方各級政府應按照“一納入、八到位”總要求,認真落實規劃綱要的部署,制定相應的地方誌發展規劃,依法治志,保障地方誌工作的基本條件。各級地方誌工作機構和廣大地方誌工作者,應圍繞“為誰修志、修什麼志、怎樣修志”這一根本問題,堅持正確方向、履職盡責、真抓實幹,以修志編鑒為核心,統籌兼顧地方誌各項工作,把既定的科學目標、好的工作藍圖變為現實,努力實現地方誌事業全面可持續發展。社會各界人士應提高對地方誌重要性的認識,多了解地方誌工作,多支持地方誌事業發展,積極參與地方誌開發利用工作,以地方誌為基礎創造更多的優秀文化成果,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要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強調了創新在發展中的重要性。《規劃綱要》提出了地方誌工作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同時也提出要拓寬用志領域,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能力,為黨政機關、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服務。全國地方誌系統應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樹立勇於創新、不斷創新的精氣神,努力做到思想上不斷有新突破,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工作上不斷有新舉措。在完成好修志編鑒主要任務的同時,要積極拓展地方誌工作領域,不斷拓展地方誌工作內涵。如通過編修鄉鎮村志、發掘鄉土文化資源,履行好地方誌承載鄉愁、延續歷史文脈的重要使命。(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組長)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