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動蕩
——訪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25 07:14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2015年以來,國際經濟金融形勢錯綜複雜,國際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異常波動,不僅給世界經濟復蘇增加了新的不確定因素,也對我國的進出口、資本流動、工業生産帶來顯著影響,經濟運行遇到新的壓力。

“溫和復蘇”——是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全球經濟的定義。“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溫和提速,整體上發達經濟體優於新興市場經濟體。一季度美國受惡劣天氣、港口罷工等臨時性因素的影響,經濟出現負增長。二季度後逐漸企穩,回歸穩健復蘇勢頭。歐洲經濟的潛在增長率較低,3月起啟動歐洲版量化寬鬆政策,經濟整體處於改善過程中。日本經濟增長在停滯一年後出現溫和復蘇,但日元實際有效匯率接近40年來最低水平,整體狀況存隱憂。”連平分析指出,“另一方面,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放緩,以製造業為主的新興國家加快經濟結構改革,將提升經濟增長的效率;以資源出口為主的新興國家投資收益率下降,競爭條件惡化,部分國家出現經濟負增長。”

從國際市場來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位震蕩。8月,反映全球商品價格走勢的CRB現貨綜合指數從月初410點下降至下旬402點,食品、金屬、工業原料、紡織品價格都下跌。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低於去年同期價格。“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位震蕩對俄羅斯、巴西等資源出口依賴較大的新興經濟體帶來嚴重衝擊,從而導致國際資本流動新趨勢,並帶來全球資源的再分配。”連平指出。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受到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的影響十分顯著。連平分析,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當前的國際經濟金融環境下,外需整體有所走弱,全球貿易增長放緩,對我國出口帶來較大影響。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4,連續6個月下滑;今年前8個月中有6個月出口負增長,出口形勢較為嚴峻。

連平認為,大宗商品價格及國際原油價低位震蕩帶來輸入性通縮壓力持續加大,對相關産業鏈帶來衝擊,主要集中在資源能源型行業,也是目前産能過剩集中的行業,反映出當前去産能過程持續推進,經濟結構正在轉型。但與此同時,進口商品價格同比大幅下降,也相應部分降低了企業的生産成本。

面對國內外複雜環境,經濟增長面臨較大壓力,有必要進一步針對性地開展宏觀調控,有效應對國際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連平建議,要提升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效率,“要改善財政政策對經濟的支持能力和平衡作用,調節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領域的支出,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尤其加大對中小企業、‘三農’、戰略新興産業等重點環節的減稅力度,激活微觀經濟主體活力”。

在連平看來,要加快落實旨在穩增長的投資政策,比如新興産業重大工程、配合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以及城市地下管廊建設等。通過這些項目提振需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對衝製造業去産能和房地産市場投資下行帶來的壓力。

連平還提出,要從信貸、財稅等方面繼續加大對合理購房需求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推動對外貿易便利化,提升外貿綜合服務水平,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此外,要維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也給國內經濟帶來新的不確定性。連平認為,當前“要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運行,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同時加強和完善風險管理,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記者 溫源)

責任編輯: 朱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