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輝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30 07:29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首場報告29日在京舉行,人民日報記者採訪了報告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 

  問:“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質量、效益的總體情況是怎樣的,綜合國力有何變化?

  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始終處於深度調整之中,復蘇進程曲折艱難。面對比以往更加複雜混沌的情況,我國堅持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並重,充分發揮規劃的綜合導向作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重要作用、投資消費促進政策的關鍵作用,有力保障了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一是增長速度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十二五”前4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0%。總體上看,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看起來比以前有所放緩,但這是在很高基數上實現的增長,而且是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的增長。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較,我國仍然處於絕對領跑者地位。今年以來,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下,上半年我國依然保持了7%的增長速度,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30%。這充分説明,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而不是風險源。

  二是經濟結構逐步優化升級。從要素結構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勞動力數量和資本存量增長來驅動經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靠科學技術和人力資本增長來驅動經濟增長。從需求結構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資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靠消費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2014年消費率提高到51.2%,消費需求對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50.2%。從供給結構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産業發展來促進經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靠服務業發展來促進經濟增長,2014年服務業對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48.9%。

  三是綜合國力穩居全球第一陣營。從經濟實力看,2014年我國GDP總量為10.4萬億美元,佔全球比例為13.4%,牢牢佔據世界第二位。從産業競爭力看,2014年我國製造業産值佔全球製造業産值份額上升至25%,自2010年起穩居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之位。從科技實力看,科技經費投入規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員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從設施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G網絡規模、互聯網用戶規模均位居世界第一。從國際競爭力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自2013年起穩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自2012年起穩居世界第三位。

  問:“十二五”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較大改善?

  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把增長建立在就業基本穩定、收入同步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健全以基本公共服務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多措並舉增投入、補短板、兜底線、織密網,將財政用於民生的比例穩定在70%以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福祉得到大幅增進。新時期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城鄉就業比較充分,就業質量逐步提高。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5%,快於8.0%的GDP增速,收入差距逐漸縮小。首次明確提出基本公共教育、勞動就業服務、社會保險等9領域44類80項服務項目,基本與非基本的政府職能邊界得以明晰,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繼續提升。

  問:産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是我國長時期的戰略任務。“十二五”以來,産業結構調整取得了哪些進展?

  答:現代産業體系是保證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礎。“十二五”以來,我國産業重大結構性問題得到改善,新的增長動能逐步形成,新舊動力有序轉換,長期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一是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持續提高。毫不放鬆地抓好糧食生産,2014年糧食産量達到1.2萬億斤,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個“十一連增”;今年夏糧增收,秋糧增産可期,全年有望實現“十二連增”。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提高,農田有效灌溉面積佔比超過52%,主要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土地流轉率提高到30%,家庭經營、集體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种經營方式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製造業是國家間經濟角力和競爭的主戰場,彰顯著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近年來,我們一手抓淘汰落後,積極化解産能過剩矛盾;一手抓轉型升級,改善品質質量,取得了良好成效。以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為特徵的智慧製造開始興起,成為製造業的新生力量。一批擁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的企業脫穎而出,帶動了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零部件水平提高,拉動了産業整體素質提升。

  三是服務業發展保持良好勢頭。2014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到48.2%,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提高到49.5%,自2012年起超過二産,成為經濟的最主要組成部分。在企業越來越依靠服務維持市場地位、産業越來越趨向服務引領製造的新趨勢下,生産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有效供給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有所改善。

  四是新興産業快速發展。由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催生的新興産業大量涌現,經濟新增長點生機顯現。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7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規模快速擴大,佔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提高到14.8%。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力等新興産業快速發展。

  問:近年來,我國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並出臺了扶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體系,效果如何?

  答:近年來,我國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全面創新,以健全教育體系培養人才,以打造人才隊伍支撐創新,推動産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有機銜接,促進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

  一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初步建立“雙創”扶持政策體系,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雙創”支撐平臺快速發展,市場主體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産品、開拓新市場的速度加快。依託我國互聯網規模優勢和應用優勢、活躍的互聯網經濟,以及快速成長的互聯網骨幹企業,各行各業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線上與線下結合的“雙創”活動迅猛發展。

  二是科技創新正在成為發展內生動力。科技創新投入大幅增長,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科技成果産出持續擴大,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85件,突破一批核心關鍵共性技術,特別是探月工程、衛星應用等重大科研項目取得新突破。

  三是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例持續提高,自2012年起穩定在4%以上。各級各類教育全面發展,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70.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2.6%,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6.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7.5%,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規模日益擴大。

  四是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規模快速擴大,科技人員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作用逐漸增強,人才流動制度障礙逐步破除。保障人才以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創新要素參與利益分配,以市場價值回報人才價值。

  問: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取得了哪些進展?

  答:新型城鎮化是消費需求的倍增器、投資需求的加速器,是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黃金結合點。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以來,特別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出臺後,我國圍繞與新型城鎮化相關的人、地、錢等多個領域,出臺了一批重大政策文件,啟動了2個省和62個城市(鎮)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城鎮化進入速度與質量同步提升的新階段。今年,圍繞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重點實施了“一融雙新”工程。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加快,24個省份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2014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4.8%,以城鎮為主的人口分佈格局已經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三大城市群繼續發揮引領作用,成渝、長江中游等中西部城市群加快發展。

  問:近年來,我國啟動實施了“三大戰略”。到目前為止,取得了哪些進展?

  答: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三大戰略”。目前,相關規劃已在陸續出臺,政策也在逐步落地。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推進與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連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人文相通,正在帶動國內相關地區的經濟增長。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啟動一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示範項目,交通一體化快速推進,産業升級轉移有序進行。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編制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沿江綜合運輸大通道支撐作用凸顯,上中下游要素流動性增強、産業分工協作更為緊密。

  問: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佈局,是否意味著生態文明理念在更高層面、更大範圍得到樹立?

  答:資源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緊的約束、最矮的短板。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形成了改革和政策組合拳。這些舉措彰顯著這樣的理念: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使發展建立在資源能支撐、環境能容納、生態受保護的基礎上,使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生態文明建設不是局限于種草種樹、末端治理,而是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與生産力佈局、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緊密相關,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程,是一場全方位的綠色變革。

  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這幾年來,改革的總體方向是什麼?

  答: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源。“十二五”以來,我國堅持改革方向不動搖,行政、財稅、金融、價格、投資、國企、科技、開放、城鄉、民生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後,一批帶有頂層設計性質的改革方案相繼出臺,一批具有標誌性、關鍵性、引領性的改革舉措陸續推出,一些多年想改未改的重要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經濟社會發展釋放了大量制度紅利。抓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可以促進其他領域深層次矛盾的化解,促進其他領域改革的協同深化。“十二五”以來,一方面,從更大的廣度和深度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另一方面,更好地發揮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作用,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

  問:“十二五”以來,我國對外貿易與投資取得了哪些新的成績?

  答:“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打造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外經濟走廊,努力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把“一帶一路”戰略作為開放的總抓手和新引擎,助推了我國外向型經濟水平穩步提升。

  一是對外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穩定出口、增加進口,努力保持我國的國際市場份額。2014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4.3萬億美元。出口産品技術含量明顯提升,初級産品出口額佔比下降到4.8%。貿易主體格局更趨合理,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額佔比下降到46.5%,民營企業進出口額佔比提高到36.4%。

  二是對外資的吸引力持續保持。堅持“三個不會變”: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2014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196億美元,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前8個月,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數同比增長10.7%,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

  三是對外投資全球配置。我國資産全球配置速度加快,國內資源短缺得到有效彌補,境外盈利能力得到增強。2011—2015年上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達到4466億美元。李克強總理曾説,加快中國裝備走出去和推進國際産能合作,有利於形成優進優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使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在更高層次上深度融合。幾年來,通過投資建廠、建設基礎設施、産業聚集區等多種方式,積極與相關國家開展産能合作,合作國數量達到17個,形成了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産業鏈。

責任編輯: 朱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