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租車”上海模式啟發我們什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08 21:0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上海10月8日電(記者 葉健、吳振東)8日,上海市交通委給滴滴快的頒發網絡約租車平臺經營資格許可,這是專車平臺在國內的首張牌照,也標誌著上海率先拉開專車規範化序幕。

    從城市交通模式上看,專車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出行難題,拼車、順風車等模式也順應共享經濟的潮流,調動了閒置汽車資源,創造了經濟和社會價值。在政府簡政放權和“互聯網+”大背景下,加快出租車行業改革、規範專車監管的呼聲愈加高漲。

    不可否認,由於科學監管一度“掉隊”,在專車發展過程中,不乏資本的戾氣和規則缺失的惡性競爭。對互聯網專車,不加規範地野蠻生長不但不利於産業成長,最終還會傷及各方利益。上海警方近日破獲一起司機利用打車軟體客戶端“漏洞”惡意刷單、騙取補貼和“獎勵”的案件,抓獲多名不法分子,使“十個司機九個刷”的行業潛規則浮出水面。從中不難看出,只有確立規範,不斷提高車輛、人員、服務的規範化程度,專車才能真正開上坦途,行業的發展才能蹄疾步穩。

    互聯網創新可以海闊天空,但監管必須跟上創新的腳步。有了“互聯網+”這一新引擎,城市交通一定會有更大的改革動力和更多的創新可能。政府部門應當打破利益藩籬,直面行業創新的挑戰,創新服務和管理模式,讓百姓擁有更多獲得感。與此同時,專車行業也需明白,一個受到合理規範的專車行業,才是各方都能長久得利的行業,這是創新與監管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