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國新辦就2015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答問時表示,三季度GDP增長6.9%,下到7%以下,但是只下降0.1個百分點,應該説還是在7%左右。
總的來説,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到6.9%,説明或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下行面臨巨大壓力。但是,需要正視的是,在新常態下,中央早已把經濟發展的速度準確研判到了7%左右,在世界經濟波動異常、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國作為擁有10萬億美元體量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仍能保持7%左右的增速,已經來之不易。這仍然能夠説明,我國經濟發展後勁十足,總體上能夠保持平穩發展或是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對於我國經濟發展,要繼續保持信心。
總體上講,我國經濟發展仍然是後勁十足。通過三季度的大數據,我們能夠發現至少有以下亮點:比如,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同比上漲1.4%,這説明沒有出現通貨膨脹的問題,經濟發展更注重質量而非體量了;比如,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義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7%,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460元,同比名義增長10.2%,這説明我國民眾錢包裏是有錢的,為擴大內需提供了條件;再比如,産業結構繼續優化,主要表現在,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第三産業的比重也進一步合理化……以上這些,都為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打下了基礎。
但同時必須要認識到,經濟下行的阻力也有許多。一方面,國際環境有所變化,世界大宗商品的價格、股市、匯市出現大幅動蕩,許多國家貨幣出現進一步貶值,這樣加大了中國出口的壓力。另一方面,我國正處於轉型調結構的關鍵時間段,許多産業正在去庫存、去産能。國際和國內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這些,都為當下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挑戰。
面對變幻莫測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政府就必須仍然要堅定改革發展和調節奏、穩增長的信心,進一步通過簡政放權,釋放市場活力,通過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更好地讓我國經濟發展適應新常態。同時,在調結構、穩增長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決拋棄用投資拉動經濟的粗放增長方式,更要放棄傳統意義上的僅用宏觀調控就能管好經濟的計劃思維,要不斷地遵守和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尊重人性,尊重正常的、理性的經濟發展模式。
總得來説,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仍然大於挑戰。只要政府繼續堅持深化改革的路子,努力促進做好“雙創”工作,廣大公眾對於實現全年經濟發展7%左右的總目標仍然信心滿滿。(王傳濤)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