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熱情如何化為“雙創”紅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21 09:33 來源: 金融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10月19日,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啟動儀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罕見打破既定議程,發表即席講話。

    這一舉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人意料是指從李克強總理以往參加各類活動、會議時的風格來看,他很少會打破既定議程;而情理之中則是説,繼去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首次提出“雙創”概念後,一年以來總理先後在多個重要場合為“雙創”鼓勁,將“雙創”視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因此,總理在本次啟動儀式上再挺“雙創”,只是重申了他的一貫態度。

    實際上,不僅是總理就“雙創”問題密集發聲,數月間一系列密集的利好政策也透露出政府對“雙創”的大力支持。據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5月至今年8月5日,中央層面已經出臺至少22份相關文件促進創業創新,各級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更是難以計數。

    而中國的創業者們也對這次改革開放以來力度最大的一輪創業政策利好予以熱切回應。企業家、創業投資者、大學生、海歸人員、體制內科研人員、農民工等各種社會群體,均積極投身本輪創業創新潮中,探索自己的可能性。據統計,2014年一年間,首次參與投資創業的自然人即達291萬餘人。今年以來,“雙創”繼續成為就業穩定器。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6.9%,保持在7%左右,尤其是就業比較充分,“雙創”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由此可見,政府及市場主體均對“雙創”政策充滿熱情。那麼,究竟如何把支持性政策和市場熱情轉換為“雙創”紅利呢?對此,總理在發言中給出答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首要在“創”,核心在“眾”。要激發“雙創”紅利,就必須把“眾”字落實。

    首先,核心在“眾”強調參與群體之眾。

    如果説此前中國以規模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所做的事是“從1到N”,那麼“雙創”模式則重在“從0到1”;與之前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不同,“雙創”更依賴“眾人”發揮主動性。

    而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這種主觀能動性的來源是多元的。無論草根還是精英,都可以投身創業創新,一展長才。也正是基於此,“雙創”成為收入分配改革和促進社會公正的切入點,借此可增加大量就業崗位,為創業創新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機會和通暢的上升通道,特別是讓青年人有更廣闊的空間馳騁,讓更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富起來。

    如果説創業往往讓人聯想到初創企業、小微企業,那麼創新顯然不僅是小微企業的專利,也還是大企業的優勢。因此,在目前這股“雙創”大潮中,大企業要主動擁抱“雙創”,通過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帶來大中小企業生産方式和組織管理模式變革,以此催生新的工業革命,促進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推動現代服務業等新興業態加快成長。

    其次,核心在“眾”強調資源、技術引進渠道之眾。

    國家提倡“雙創”,也推進開放。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需借外力。前不久,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夏季達沃斯開幕致辭後回答問題時即明確回應,目前中國創客空間的新産品,也會面向西方國家的風投基金進行路演,以吸引股權融資、吸引先進的理念和技術。而此次活動上,幾位介紹超薄柔性顯示項目的博士,就是從國外留學歸來的人才。

    應當意識到,“雙創”絕不是國內自己調度資源、閉門造車,更需登高望遠、放開胸懷,面向全球引進各種要素資源尤其是人才資源,發展顛覆性技術,與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度融合,與各國創新彼此對接,實現合作共贏。

    再次,核心在“眾”強調配套措施之眾。

    創業創新不是一個階段性的要求,而是任何一個國家、機構不斷破陳出新的持久動力。鼓勵“雙創”不是一股“趕時髦”的風潮,一次“走過場”的作秀,而應當做紮實、做長遠。因此,儘管中央出臺的一系列支持創業創新政策已經為“雙創”發展指明方向,但是去流弊、除痼疾並非一日之功,要想把規劃藍圖、美好願景轉變為實實在在的就業、創新和增長紅利,仍需更多細緻政策為“雙創”保駕護航。

    因此,政府要做好創業創新者的“後臺服務器”,除了設立創投基金為“雙創”提供資金支持,進一步落實簡政放權以方便企業設立、經營與發展,還應做好“眾”多配套服務,通過不斷完善所需公共産品和服務,清除制約“雙創”的障礙,織牢民生保障之網,增強創業創新者試錯的底氣和勇氣,讓企業成長的每一個流程都無後顧之憂,鼓勵“雙創”企業扎紮實實發展壯大、形成可信賴的品牌、謀求長遠發展。

    總之,以創新贏得未來已成為這個時代的新共識。目前,全國上下“雙創”熱情甚高,可以預期,隨著社會各界人士發揮“眾人”的主觀能動性參與“雙創”、以開放心態匯聚世界“眾處”優勢資源支持“雙創”、以紮實穩幹的決心優化眾多相關配套政策來保障“雙創”,這股熱情將化為“雙創”活力,不斷激發市場潛力和社會創造力,讓社會各界共享經濟中高速增長的“紅利”。(馬梅若)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