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中國正在迎來信息網絡化的“新工業革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05 10:54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字體: 打印本頁

    中國工業正在加快尋找新的動力。

    11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促進企業拓市場增效益。

    會議認為,我國工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當前要著力穩定工業增長,優化産業結構,提高企業效益,這對穩住就業、鞏固經濟向好基礎,意義重大。

    李克強在當天的會議上説,在機械化、電氣化和信息化的三次工業革命後,我們正在迎來一場信息網絡化的“新工業革命”。

    而位居穩定工業增長措施之首的就是創新,包括整合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中國製造2025》關鍵領域。

    四項措施穩工業增長

    11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工業穩增長調結構一是促進創新,二是拓展市場,三是深化改革,四是加大扶持。

    促進創新包括整合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中國製造2025》關鍵領域、企業技術改造、城市危化品和鋼鐵企業搬遷改造等;利用“互聯網+”,建設大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與中小企業、創客等對接的工業創新平臺。

    深化改革則意在加快推進“僵屍企業”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加大支持國企解決歷史包袱,大力挖潛增效。

    而加大扶持的手段是鼓勵金融機構對有市場、有效益企業加大信貸投放,推廣大型製造設備、生産線等融資租賃服務;研究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今年以來,中國工業發展放慢,鋼鐵、水泥等傳統産能過剩産業衰微明顯。

    今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低於GDP(地區生産總值)6.9%的增速,傳統工業增長大幅放慢。其中,水泥、平板玻璃、汽車産量分別下降4.7%、7.5%、0.9%,手機和筆記本産量也産量分別下降了1.6%、12.8%。

    中國社科院工業所研究員劉戒驕認為,中國在一段時間內對傳統工業仍有很大需求。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很多基礎設施的建設都需要鋼鐵水泥等産品。當前市場需求下降較快,應借機將污染嚴重、技術落後的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重整,提高工業綜合實力。通過整合把工業生産能力進一步優化,讓真正應該被淘汰的企業退出市場。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教授許中波也認為,對鋼鐵企業要加快環保技術改造,既可以實現穩定就業,同時也能促進經濟增長。他還建議,國家對轉崗工人進行培訓,為中國製造業提供更高水平的勞動力。

    支持新興産業領域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國家重點支持《中國製造2025》關鍵領域,首先是新興産業方面將得到巨大支持。

    “‘互聯網+’和‘雙創’,正在改變傳統工業的研發、生産和營銷模式,這將會催生一場‘新工業革命’。”李克強在11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説。

    當天會議指出,利用“互聯網+”,建設大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與中小企業、創客等對接的工業創新平臺。

    劉戒驕認為,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國需要發展新興産業,但這些産業本身佔工業的比重不會非常高,這是一個逐步增長的過程,但新興産業對其他部門的帶動是非常大的。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新興産業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産業。

    而以2030年為時間節點的重大科技項目,則包括航空發動機、量子通信、智慧製造和機器人、深空深海探測、重點新材料、腦科學、健康保障等。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一些新興産業已經顯示出強勁的增長趨勢。今年7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行業增加值增長34.6%;城市軌道交通設備製造增長19.7%;通信設備製造增長15.5%;雷達及配套設備製造增長12.8%;電子器件製造增長13.1%。

    李克強指出,現在很多企業和地方已經在嘗試探索,要避免重復建設、惡性競爭,把散落的力量匯聚起來,推出十幾個自主示範區。(本報記者 定軍 實習記者 李宜 葉麗麗 黃敏)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