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是十八屆五中全會後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會議,處置“僵屍”企業是這次會議的議題之一。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其中首提“僵屍”企業退出市場。 就在國務院作出上述表態的一個月前,中央財辦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鶴曾在10月初考察廣東時強調,“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快淘汰僵屍企業,有效化解過剩産能,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劉鶴此番表態中的“中央要求”、“淘汰”兩個關鍵詞曾引發廣泛關注。 “僵屍”企業在最近一年來被中央高層頻繁提及,它主要是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於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於倒閉的負債企業。早在去年11月,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曾公開表示,隨著今後增長的減速和結構的深度調整,僵屍企業維持不了就要進入破産,而用以扶持這些企業的銀行貸款就變成不良貸款。 李克強也曾多次提及“僵屍”企業。今年3月,李克強在國家工商總局考察商事制度改革,其間召開的座談會上他曾叮囑:“我們不僅要降低創業門檻,讓企業‘生’出來,還要避免形成‘僵屍’企業,要扶持它們,讓它們活下來、活得好。” 6個月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發佈,這份意見被外界認為“僵屍”企業大限已到的信號。意見發佈5天后召開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上,李克強再提“僵屍”企業,他説,要抓緊處置“僵屍”企業、長期虧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産,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 在李克強兩番論及“僵屍”企業後,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拿出處置辦法,明確加快推進“僵屍”企業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這意味著政府對“僵屍”企業“輸血”的行為將停止。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近日建議停止對“僵屍”企業輸血時,曾表示還需輔之以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記者 鄒春霞)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