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消費升級促進産業升級,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 頗為巧合的是,李克強總理此次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適逢“雙11”,而會議部署的一個重要議題即為“以消費升級促進産業升級,培育形成新的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 在“消費升級”方面,“雙11”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觀察窗口。昨天剛結束的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數據顯示,全天的總成交額達到912.17億元,比去年571億元多出341.17億元。這充分展現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活力和能力,也是中國民眾消費需求的一次集中釋放和體現。 但要滿足中國消費者特別是多達3億的中等收入者的消費需求,僅靠“雙11”顯然是不夠的。最近輿論關注的中國購買力外流問題,就很好説明了這一點。正如總理所言,老百姓兜裏有錢了,想要過更好的生活,不能限制大家出外買東西,更不能把國門關起來。但在另一方面,在研究如何提升國內需求的同時,更要出臺政策鼓勵國內企業“積極適應消費者需求”。購買力外流所展現出的消費需要和消費供給上存在的失衡,只能靠工業升級和産品質量提升來彌補。 會議確定,必須要以改革創新破除制約消費擴大的體制機制障礙。這方面需要儘快破除民間資本市場的準入限制,以市場主體更開放的參與來形成更充分的市場競爭,這對於提升中國産業的生産能力和工藝水平實際將起到一種鯰魚效應。過去我們一度忽視了大眾消費品質量的升級,但那種僅僅靠價格優勢而贏得消費者的供應方式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對於産品質量的要求。所以,提升工藝水平,以新型産品來主動引導消費,已經成為中國消費品製造必須實現的跨越。 消費環境的優化同樣是引導消費,贏得消費者信任的必要之舉。會議提出,要全面提高標準化水平,以更嚴的標準和監管強化企業主體責任,促進消費品質量的提升,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這正是看到了消費者的“擔憂”所在。在消費者的消費考量中,産品的質量永遠是第一位的。它既包括産品本身的質量,也包括産品的售後服務和消費者維權渠道的暢通。這方面,當前我們的消費市場顯然還需要升級和完善。 總理指出,我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後,民眾對消費品的需求發生了新的變化,我國居民消費需求確實正在轉變、升級。而我們的産業升級能否跟上消費者需求轉變、升級的步伐,正是拉動內需,以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這種轉變中,不僅是中等收入擴大對於産品質量的要求在提升,也是大眾的消費理念的轉變,更多的人願意參與到消費中來,一些被制度和機制束縛的消費需求亟待釋放。會議提到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來推動住房、家電等領域的消費,正是此意。 明白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在哪,激活因種種制度原因未能釋放的消費潛力,提供能夠滿足消費者需要的産品和服務,同時又能通過産業升級和創新引導消費者擴大消費,以消費帶動産業升級。如此,中國的消費和産業升級必定能夠邁入一個互相提升的良性循環之中。(川昌)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