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大幕拉開 國務院三箭連發力促産業升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19 10:20 來源: 上海證券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發佈工業企業技改升級指導目錄,編制年度重點技改升級項目導向計劃,引導社會資金等要素投向 

  ■簡化前期手續,推動並聯審批,加快項目落地

  ■財稅金融支持措施:創新中央財政技改資金使用方式;鼓勵銀行開展貸款重組,加大技改升級信貸投放;鼓勵採用眾創眾包眾籌眾扶等融資聚智,突破技改升級難題

  “供給側結構改革”大幕拉開,政策接連落地。

  繼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消費升級的政策後,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部署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推動産業邁向中高端。

  會議確定,聚焦《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質量效益為目標,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級工程,支持輕工、紡織、鋼鐵、建材等傳統行業有市場的企業提高設計、工藝、裝備、能效等水平,有效降低成本,扶持創新型企業和新興産業成長。

  為此,國務院出臺了三個方面措施:一是,發佈工業企業技改升級指導目錄,編制年度重點技改升級項目導向計劃,引導社會資金等要素投向;二是,簡化前期手續,推動並聯審批,加快項目落地。第三個是財稅金融支持措施,這是一個“組合大禮包”。具體內容包括,創新中央財政技改資金使用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鼓勵地方財政加大對技改升級的支持;完善金融服務,健全融資擔保、風險補償等激勵機制,鼓勵銀行開展貸款重組,加大技改升級信貸投放,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鼓勵採用眾創眾包眾籌眾扶等融資聚智,突破技改升級難題。

  “這對相關行業來説是積極利好。現在鋼鐵、建材等傳統産業面臨著比較大的經營壓力,政策的出臺將給這些企業未來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説。

  劉學智認為,過去那些靠低端附加值以及能源消耗的企業會加速退出市場,特別是一些“僵屍行業”,沒有核心競爭力和先進技術,過去靠一些政策扶持和銀行貸款存活的企業在新的條件下很難獲得政策支持,從而退出市場,最終有助於整個行業恢復活力。

  在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看來,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一部分。

  章俊分析稱,“加快産業升級是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維持中高速增長的重要一環,短期內看可以在需求端拉動製造業的固定資産投資,中長期內看更多的是供給端的拉動,通過産業升級來提升全要素生産率,從而使中國經濟的潛在産出水平不會因為勞動力供給和資本産出下降而出現問題。”

  這兩個月,“供給側改革”已成政策高頻詞。中央高層在談及中國經濟時多次強調,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對於供給側改革,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曾作出解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思想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結果反映在經濟增長模型方面是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反映在市場方面是企業競爭力得到提高。

  如此看來,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改造,使“中國製造”強筋健骨、提質增效,形成競爭新優勢,無疑是改善供給和擴大需求的重要舉措。

  其實,國務院早已從多個方面推動“供給側改革”。上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部署從供給側的創新來實現居民消費的升級。據上證報記者了解,國務院後續還會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對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等兩大重磅文件。(記者 梁敏 李苑)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