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聚焦《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級工程。推進落實財稅支持措施,創新中央財政技改資金使用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鼓勵地方財政加大對技改升級的支持。 11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快我國企業技術升級改造,使“中國製造”強筋健骨、提質增效,形成競爭新優勢。 當前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製造業PMI指數也位於50以下,特別是傳統産業、高耗能行業PMI持續低於臨界點。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室主任原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製造業長期存在結構性失衡。以前在低端産品還有大量市場,企業加大投資,靠投資驅動帶來經濟增長,但是卻不注重技術的升級改造。現在市場對高技術産品的需求增加,企業短期內難以達到要求,形成現在低端産能過剩,高端不足的局面。” 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級工程 面對工業技術加快更新換代的趨勢,國務院在2012年曾發佈《關於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以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提升産業競爭力。 但也大約從2012年起,我國工業經濟就出現下滑跡象,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速也開始下降。到今年,這種下滑跡象尚未扭轉。 原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以前企業靠投資驅動增加利潤。例如,鋼鐵企業只要加大投入生産更多的鋼材,在市場需求大的時候都能賣出去賺錢,因而企業也就沒有了技術升級的動力。但是現在這種局面不存在了,市場萎縮,加之前幾年的過度投資帶來大量産能過剩使鋼鐵等傳統企業大量虧損。 在原磊看來,當前我國企業迫切需要從投資驅動型向技術和創新驅動型轉變,而當前利潤下滑的局面也倒逼企業淘汰落後産能,重新尋找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 今年,國務院發佈《中國製造2025》規劃,將智慧製造、高端裝備、機器人等先進製造業作為未來10年我國製造業的前進方向。本次常務會議再次提出,將聚焦《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級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除高新技術外,本次常務會議還提出,支持輕工、紡織、鋼鐵、建材等傳統行業有市場的企業提高設計、工藝、裝備、能效等水平,有效降低成本。這些行業多數存在産能過剩,效益下滑。 原磊認為,我國工業轉型升級並不意味著這些傳統産業必須退出,而是應該形成門類多樣的産業體系,因為我國對工業産品的需求是多層次、多類型的。 “對一些傳統製造業而言,可能並不需要特別的技術發明。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改造工藝,讓産品更精美、更具特色、更有創意。如紡織産品,如果能有更具美感的花色,就可能獲得市場青睞。”原磊説。 將發佈工業企業技改升級指導目錄 記者注意到,資金問題一直是影響企業技術升級的原因之一。特別是一大批中小企業苦於資金問題,對於採用先進技術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此,此次常務會議提及,將發佈工業企業技改升級指導目錄,編制年度重點技改升級項目導向計劃,引導社會資金等要素投向,激發企業對接市場需求自主升級改造的動力。 原磊對記者説,這種技改升級目錄主要可能作為企業的技術升級參考,社會資金在對企業投資的時候也可以重點考慮國家鼓勵的技術升級方向。 同時,會議還提出,推進落實財稅支持措施,創新中央財政技改資金使用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鼓勵地方財政加大對技改升級的支持。完善金融服務,健全融資擔保、風險補償等激勵機制,鼓勵銀行開展貸款重組,加大技改升級信貸投放,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鼓勵採用眾創眾包眾籌眾扶等融資聚智,突破技改升級難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賀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應該説政府對企業轉型升級的鼓勵措施很多,但是都比較分散,缺乏針對企業不同生命週期的不同的系統的扶助方案。政府資金投入後,是否對企業有作用也沒法衡量。” 此外,相關專家也認為,企業技術是否升級,一方面取決於是否有資金,而更重要的是考慮投入成本和收益問題。(實習記者 馮彪)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