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在深入實施,需要在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能夠充分激發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力,對高校如何厚培創新創業土壤、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源源不斷輸送人才提出了新的時代課題。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的電子技術以及隨後興起的微電子技術,尤其是2010年以來移動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交叉滲透、深度融合,把人類帶入了信息社會。當前,信息技術發展呈現兩大趨勢:一是信息技術與其他關聯技術融合發展,正不斷産生新的交叉領域;二是信息技術向其他行業全面滲透,尤其是與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正在顛覆傳統行業的生産方式和商業模式。這樣,在“互聯網+”時代,依靠個人智慧進行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具備了更多可能,而移動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得很多行業打開了大門。“互聯網+”的“+”意味著跨界,就是鼓勵跨界創新創業、交叉創新創業。只有抓住跨界創新創業這個關鍵,才能看到交叉邊緣上的無限風光,才能把互聯網技術發展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融合起來,使“互聯網+”成為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國高校基本具備了支撐經濟轉型升級的硬體條件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能力。當務之急是如何引導高校尤其是行業高校把主要精力用在與地方經濟相結合上,釋放人的活力,激發人的創造力。我國高校中超過一半是行業高校,如果一所行業高校帶動一個行業中的一個主流方向和一批主打産品升級發展,那麼,整個中國的創新能力就會大幅度提高。可以説,“互聯網+”把高校推到了創新創業前臺,為高校提供了創新創業“新引擎”。把“新引擎”發動起來,當前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主動面向行業和區域經濟主戰場,構建充滿活力、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鏈。一般而言,一所行業高校在一個行業中具有相對完整的創新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迫切需要高校將科研方向的重點轉到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上,使實驗室裏的成果成為現實生産力。在“互聯網+”時代,高校要打開大門“接地氣”,真正將相關領域的綜合優勢滲透到各個行業中去,在交叉中找機遇、在滲透中找方向、在融合中找突破。在這一過程中,高校與地方、産業和行業同向前進、協同發展,將有利於構建充滿活力、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鏈,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 加強“專門教育”“泛化教育”,培養“泛信息化”創新創業人才。“互聯網+”為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提供了新載體。大力倡導創新創業,並不是鼓勵人人都去開公司,但可以通過創新創業實踐使學生獲得一定的創新體驗、創業歷練,使其具備基本的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高校需要著力培養的並不是學生的某種狹義的創新創業能力,而是創新創業的綜合素質和學科底蘊,這需要依靠通識教育和人文教育來完成。因此,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既需要“專門教育”,也需要“泛化教育”。進入信息社會,高校只有探索培養“泛信息化人才”,才能使學生有能力將互聯網創新成果深度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 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1+1+1”的創新創業組織育成模式。相對於傳統自上而下的高校科研組織方式,大學生創新創業應探索新的模式。可以讓三五個以上的學生經過碰撞、交流提出創新創業的思想和理念,再讓青年導師加入團隊進行引導,最後引入國家級科技平臺或科研大團隊的軟硬體資源作為支撐,形成“1+1+1”的創新創業組織育成模式,從而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這種模式也有利於將高校的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李言榮)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