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成果延續現代 嶄新目標推動未來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21 17:31 來源: 中國證券網
【字體: 打印本頁

1405-1433年,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從太倉起錨,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七次下西洋中五次到訪馬六甲,與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方面的友好互動。2015年11月20日,受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從北京乘坐專機出發抵達吉隆坡雪邦國際機場,出席第十八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十八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十屆東亞峰會,並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在密集的會議中將就2+7合作框架、自貿區、互聯互通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與討論。

  歷史的延續悠久的友誼

  中國與馬來西亞是隔海相望的近鄰,從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記載中便能看出,兩國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根據記載,明朝年間,西洋諸國對明朝出品的陶瓷、絲綢等,都極喜愛,鄭和下西洋的官船載運這些貨品到海外。在返程中,官船也會購買或交換一些中國所缺的香料、染料、寶石,象皮等。故學術界用“朝貢貿易”“厚往薄來“來形容當時的中外貿易。

  鄭和率領了兩百多艘海船、2.7萬人進行遠航,卻沒有進行掠奪與擴張,更沒有進行殖民統治。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遠超出了單純的航海旅行。可是説是,鄭和時代的中國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于友邦。

  這也為中馬之間友好關係便綿延至今打下了基礎。李克強總理髮表的題為“歷史的航道、嶄新的坐標、揚起的風帆”的署名文章中提到,中馬政治上互尊互信,是靠得住、可信賴的全面戰略夥伴,兩國領導人常來常往、溝通密切。兩國在經濟上互補互利,雙邊年貿易額已達到千億美元級別。兩國人民之間互學互鑒、互幫互助。

  中國已經連續七年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馬來西亞也是中國在東盟國家中的最大貿易夥伴,中馬貿易已佔中國東盟貿易的五分之一。李克強總理此次出席東盟會議,恰逢“東盟共同體”即將建成的關鍵節點,為中國-東盟“10+1”合作帶去“中國方案”,為“新東盟”注入活力,中國與新東盟的對接,對亞洲、甚至整個亞太全局都至關重要。

  此外,李克強總理的署名文章中還引用了了李白的詩句“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與馬來西亞諺語“遇山一起爬,遇溝一起跨”,並以汶川地震為例展現了中馬兩國風雨同舟、砥礪共進的堅實友誼。正如鄭和代表明朝傳播仁愛、維護和平一樣,在當下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金融市場不確定性依舊存在的大背景下,地區國家團結合作、共謀發展、共促繁榮尤為重要。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關係也是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李克強總理此次出行的目的,不僅僅是我國經略周邊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更是為了推動中國與東盟關係,對助力東亞合作和深化中馬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合作的機遇嶄新的活力

  20-23日短短四天之中,李克強總理的行程安排非常密集,他將出席第十八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該會議是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之一。10+1機制是中國參與東亞合作的基礎,首次10+1會議在1997年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2013年,中國倡議建立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同年,李克強總理提出打造中國-東盟關係“鑽石十年”倡議,並以“2+7合作框架”為路線圖,即在深化戰略互信、聚焦經濟發展兩點共識基礎上,推進政治、經貿、互聯互通、金融、海上、安全、人文等7個領域合作。

  因此,”2+7合作框架“也是本次會議的一大亮點。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濟夥伴關係,如何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也是議題之一。配合落實中國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中國與東盟合作發展勢頭將更加強勁,一系列利好因素將為雙方關係發展提供新機遇。

  備受關注的還有第十八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其最關鍵的議題之一就是推動加快《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進程。RCEP是10個東盟國家與包括中國在內的6個自貿夥伴間的自貿協議。作為當前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談判,其談判目標是在2015年底前達成一個現代、全面、高質量、互惠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外交學院副院長江瑞平表示,作為地區最具發展活力的經濟體,中國、日本、韓國在東亞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至關重要。而且,隨著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中斷3年後於月初在韓國首爾重啟,三國之間關係也趨於了緩和,使得這次10+3會議獲得了新的動力。

  此外,今年是東亞峰會成立10週年,本次東亞峰會上將會就能源、環保、金融、教育、公共衛生、災害管理6個重點領域的合作進行討論,並積極推動各方繼續落實《金邊發展宣言》。同時,建成東盟共同體也是東亞峰會值得期待的一點。一旦該共同體建成,它將是亞洲第一個次區域共同體。該共同體以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為3大支柱,將對政治協商、市場自由、人文交流都起到積極作用,為中國與整個東亞地區的互聯互通、投資合作創造更多新的機會。在政治安全與經濟發展兩個”輪子“的轉動下,帶動中國與東亞未來的發展。(記者 盧夢勻)

 

責任編輯: 陸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