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穩增長中流砥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21 08:2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目前,戰略性新興産業已成為填補傳統産業下滑“空缺”、實現穩增長的中流砥柱。但現有體制、管理方式與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創新發展不適應的情況依然大量存在。下一步,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採用市場化支持方式,推動新興産業加快發展——

    近日發佈的《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報告》顯示,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均超過10%。其中,工業部分收入增長是同期工業收入增速的5倍以上,工業部分利潤同比增長15%。這些數據,與上半年工業利潤為負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種種跡象顯示,戰略性新興産業已成為填補傳統産業下滑“空缺”、實現穩增長的中流砥柱。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司長綦成元表示,2015年預計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可以實現8%左右的預定目標。

    投資消費新熱點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傳統增長動力弱化。要彌補這個缺口,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把戰略性新興産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其儘快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綦成元表示。

    同時,“十三五”末將是全球産業變革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以新一代信息、生物、新能源等新興産業為代表的新生産力發展格局將初步形成,新興産業將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導力量和爭奪焦點。綦成元表示,我國必須緊緊抓住今後5年的關鍵時間窗口,把握産業變革機遇,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進一步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步伐,搶佔新一輪國際産業分工的有利位置。

    由中國工程院牽頭編制的這份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漸成投資消費熱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上半年,9大類重點戰略性新興産業固定資産投資為全國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的1.5倍。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投資增長超過50%,生態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投資增速也超過20%。健康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成為拉動消費的主要增長點。

    諸多難題待解

    “現有體制、管理方式與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創新發展不適應的情況依然大量存在。”國際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杜平表示,在生物領域,目前有上萬種藥品排隊候審,基因檢測等新型醫療手段方面雖然已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但很難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

    關鍵技術缺失、産品技術經濟性不高,是制約當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的瓶頸。“十三五”時期,應著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提升産業技術水平,努力躋身世界戰略性新興産業創新能力第一方陣。

    業務發展快,資金不足,戰略性新興産業也面臨融資難的苦惱。目前這些産業主要依靠銀行貸款來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比重小,而銀行貸款遠不能滿足戰略性新興産業大量新增投資需求。據悉,在2015年第二季度對1000家左右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典型企業的調查中,企業反映融資難是當下最為關注的問題。

    從海外市場看,中國新興産業全球化發展環境也不容樂觀。2014年底,美國公佈第二起對華光伏雙反案裁決,根據美方裁決,中國企業需交稅率大幅上升,這將對中國光伏出口造成較大打擊。從國內看,知識産權保護力度不足,已經成為影響創新産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深圳邁瑞等企業反映創新型醫療器械等産品經常被抄襲,維權成本高,影響企業創新積極性。

    此外,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來彌補自身技術短板,也成為戰略性新興産業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急需加大相關工作力度,加速國際化創新體系建設。

    加大改革力度

    專家表示,當前需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採用市場化支持方式,推動新興産業加快發展。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使新興産業集聚區成為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先行軍。要建立便捷高效的新藥和醫療器械審批監管方式。加快低空空域開放試點,解決新能源領域棄風棄光問題,改進互聯網、金融、環保等領域的監管,實行更開放的準入政策。

    同時,要創新方法解決企業融資難,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債權融資,在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區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通過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發展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和産業投資基金,推進股票市場註冊制改革,設立戰略新興板。要拓寬企業間接融資渠道,探索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新能源等行業的支持力度。

    綦成元表示,“十三五”時期,要力爭在重點領域取得群體性突破、壯大發展並形成一批全球品牌,打造區域經濟轉型新引擎,形成世界一流創新發展能力。聚焦創新型經濟新業態,著力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引領産業升級的新興産業集群,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與材料、數字創意等發展成為新興支柱産業,力爭實現2020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5%左右的目標,使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主動力。(記者 黃曉芳)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