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訪問馬來西亞,為何專程拜訪鄭和文化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23 04:09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20日晚抵達吉隆坡出席第十八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十八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以及第十屆東亞峰會,並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

    總理在馬來西亞忙些啥?

    11月21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吉隆坡下榻飯店會見印度總理莫迪。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到達吉隆坡的第二天,李克強總理正式開啟了緊湊的訪問行程。21日上午,總理的第一場正式活動是在下榻飯店會見印度總理莫迪。“老友相見”,就世界經濟前景和中印兩國經濟發展交換了意見。

    隨後,總理出席第18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會議結束,返回下榻酒店後,李克強總理“見縫插針”地同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舉行了中澳總理年度定期會晤。兩國總理一致同意儘快生效中澳自貿協定。

    在會見特恩布爾時,李克強總理宣佈,中方將出資2000萬澳元,推動有關國家繼續對馬航MH370航班搜救工作。中方這樣做主要本著對“人”的最大尊重。

    再之後,李克強出席第十八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期間發表重要講話。

    此外,21日晚,李克強總理還在吉隆坡下榻飯店分別會見老撾總理通邢和新西蘭總理約翰·基。

    22日,李克強出席第十屆東亞峰會,就各國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提出五點倡議。

鄭和文化館

    22日下午,李克強訪問馬六甲州,專程去拜訪鄭和文化館。

    為何專程拜訪鄭和文化館?

    行程滿滿的李克強總理,為何專程赴馬六甲州拜訪鄭和文化館?

    日前,馬來西亞多家主流媒體刊登了李克強題為《歷史的航道、嶄新的坐標、揚起的風帆》的署名文章。

    這篇1800多字的文章,用了近五分之一的篇幅引述鄭和下西洋的例子: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曾七下西洋,五次經過馬六甲,在中馬兩國史書上留下豐富的記載,三寶山、三寶井和許多美麗的故事廣為流傳。

    李克強將此歸功於鄭和當年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據記載,鄭和在這裡敦睦邦交,發展貿易;幫助當地軍民修築城墻,驅逐海盜,平息衝突,維護海上安寧;傳播農業、製造、醫學等生産生活技術。他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來到富庶之地,並沒有搞掠奪,也沒有搞擴張,更沒有搞殖民,留下的是當地傳頌了幾個世紀的善舉和義舉。

    馬六甲處處可見鄭和當年雄風

    始建於1403年的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城市,也是鄭和下西洋航線上極具多元文化價值的城市。曾有媒體報道,馬六甲市的華僑和中國血統的馬來西亞籍人,佔全市人口的75%,這裡的人對鄭和也最為崇拜,在馬六甲處處可看到鄭和當年的影子。

鄭和文化館

    李克強總理此次拜訪的鄭和文化館,由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僑華人出資,在馬六甲鄭和官倉遺址上建成。該文化館總面積八千平方米,共三個樓層,分鄭和在中國、鄭和在馬六甲、鄭和寶船三大部分,鄭和文化館設有明皇宮、馬六甲廳、媽祖宮、科學航海廳、李甲茶館、鄭和寶船、官廠模型、元明瓷器珍藏、鄭和生平木偶戲,以展示600多年來中國文化和馬來文化相互交融的情況。

鄭和文化館

    除了鄭和文化館,為紀念鄭和而建的 “三保廟”也位於馬六甲市城內。整個建築飛檐翹角,紅柱粉墻黛瓦。據傳,這裡的一磚一瓦都從中國運來的。大門上一副對聯十分醒目:“五百年前留勝跡,四方界內顯英靈”。廟內一尊戎裝佩劍的鄭和像,上挂“鄭和三保公”篇幅,兩旁排列著許多文官武將的神像,表達了馬六甲人對鄭和的頌揚和緬懷。

    三保廟旁有一口三寶井,相傳為鄭和所挖,井水清澈甘甜,被當地人視作聖水。

    鄭和七下西洋:傳遞和平親善

    鄭和是我國偉大的航海家,也是和平親善的使者。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凸顯了中國自古以來就以和平的姿態面向世界,説明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

    據史料記載,鄭和非常重視所經過或駐紮國家的風土人情,每到一處,必做到"入國問禁,入境問俗"。

    不止如此,鄭和還協助弱小的國家抵抗外國的欺淩和侵略,清除沿海海盜,保障漁民及商船的安全和正常貿易。馬六甲王國在鄭和駐節後的100多年中享有安寧的日子。而馬六甲海港更成為當時東西方貿易活動的主要商港。

    鄭和下西洋極大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物物交換貿易。鄭和把中國的陶瓷,絲綢、茶葉等帶到東南亞,並把東南亞的香料、染料等帶回中國。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把中國先進的技術和工藝傳授給到訪的國家。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