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供給經濟學”的崛起,“三駕馬車”理論逐漸式微,如何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決策重點已經從需求端的刺激變成了供給側的改善。日前,《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印發,堅持創新供給、增加有效供給、優化服務供給已經成為新的發展思路。
上述意見提到,近年來,我國服務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成為國民經濟和吸納就業的第一大産業,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作用持續增強。同時,我國生活性服務業發展仍然相對滯後,有效供給不足、質量水平不高、消費環境有待改善等問題突出,迫切需要加快發展。
2015年上半年,消費支出對GDP貢獻達到60%,成為名符其實的亮點,然而,當前消費環節也存在瓶頸,要想達到西方國家70%~80%的水平,恐怕不是簡單刺激所能擴大。曾幾何時,中國推行家電下鄉,還有以舊換新等政策,需求得到擴大,極大地刺激了這些行業的快速發展。
不過,透支未來多年的消費需求,潛在需求疲軟,曾經高速增長的家電企業也陷入增速放緩的困境。原來擴張的産能正在讓庫存高企,並且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障礙。正因如此,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也已經無法簡單重復當初的刺激政策,從需求側到供給側的改善就勢在必行。
實際上,國內對於各种家電的需求依然旺盛,只不過滿足這種需求的市場在海外。中國遊客海外掃貨的新聞常見諸於媒體,比如到日本去採購電飯煲、吹風機,甚至馬桶蓋。最近的雙十一活動,阿裏巴巴的數據顯示:超過3000萬中國人在當天進行海淘——這都是向海外採購,據估計,全國海淘的市場已經達到上千億,而這恐怕還是大大低估了實際需求。
如何把海淘的市場從海外拉回國內?這就要求改善供給側。正如在日本被瘋搶的馬桶蓋,其實有部分就是在浙江杭州生産,為什麼這些産品需要出口轉內銷,中國遊客要從海外扛一隻馬桶蓋回來。這種畫面無疑正在提醒中國製造必須轉型升級,提高産品的技術含金量和品牌含金量。
如果説中國製造在供給側的改善還有些任重道遠,服務業的供給側改進則有更大的空間。這種改善包括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消費環境,但是最關鍵的還是創新供給。在傳統手機橫行天下的時候,美國蘋果公司將智慧手機提升到無以復加的地位,並且徹底淘汰了非智慧手機。蘋果公司創造了自己閉環的生態鏈,雖然顛覆了一些産業,但也培育了更多産業,它不僅僅是供給一台手機,而是供給一種生活方式。
這就是創新供給的妙用,創新供給在旅遊業也有非常經典的作用。上海迪士尼樂園明年春就將開幕,儘管它是全球迪士尼樂園的佈局之一,有相當部分功能是類似的,但絕不是簡單的複製。如今的迪士尼早已經不局限于唐老鴨米老鼠這樣的經典形象,它有眾多新鮮的漫畫、動畫形象,它就是無中生有,通過創新製造了消費的熱點。中國電影産業近年不斷壯大,票房的高速增長,卻還遠不足以創造一個像迪士尼、環球影城類似的樂園。
正因如此,國務院上述意見強調,堅持創新供給,推動新型消費。這裡面還包括充分利用科技進步的利好因素,搶抓産業跨界融合發展新機遇,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推動業態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開發適合高中低不同收入群體的多樣化、個性化潛在服務需求。我們認為,只有牢牢抓住創新的利器,才有可能迎來消費爆發的新浪潮。(田享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