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描繪2016中國經濟藍圖:服務業拓圍+製造業上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24 09:42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字體: 打印本頁

    核心提示:

    李克強總理近日發表《中國經濟的藍圖》一文,文中勾勒了明年中國經濟的政策路徑。文章説,2016年,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拓展國際經濟合作。我們將很多政策工具組合成兩大經濟增長引擎,一個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是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另一個是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供給,既拉動有效需求,又可以改善民生。

    “我剛剛看到您在《經濟學家》年終特刊發表文章談2016年中國經濟發展,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句由衷的讚揚來自印度總理莫迪。

    而他讚賞的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發表的《中國經濟的藍圖》一文,文中李克強勾勒了明年中國經濟的政策路徑。

    文章説,2016年,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拓展國際經濟合作。對於長期觀察中國的人們來説,這些聽起來大概耳熟能詳。改革、開放與國際合作的有力結合,是多年來中國增長故事的核心要素。我們正在將其進一步推向前進。

    政府角色:做好改革推動者

    “中國經濟總量已超過10萬億美元。在這樣的體量基礎上繼續發展,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是不可持續的。”李克強在文章開頭部分就明確,小修小補只能應付一時:本屆政府沒有推行量化寬鬆,也沒有採取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措施,我們作出了推動結構性改革的抉擇。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年,本月中旬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怎麼改?國研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目前的結構性問題主要包括産業結構、區域結構、要素投入結構、排放結構、經濟增長動力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等六個方面的問題。這六方面的問題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疊加,需要通過結構性改革去有針對性地解決。

    李克強指出,我們要通過大力推動市場化改革,儘快構建起一個大幅度增加創新驅動和消費拉動力的可持續增長新模式,更加關注社會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文章稱,我們將很多政策工具組合成兩大經濟增長引擎,一個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是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另一個是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供給,既拉動有效需求,又可以改善民生。

    李克強進一步解釋稱,這兩者的關鍵在於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為個人、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等市場主體營造更加適於創業創新的環境,釋放增長潛力。他説,一個更加簡政放權的政府可以運用自身所長,做好宏觀經濟調控者、公平競爭的有效監督者、改革的推動者,並在系統性風險冒頭時果斷加以應對。

    李佐軍認為,過去我們過多地從需求側強調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有形之手”伸得過長、干預過多。今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更多地發揮好企業和個人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職責是把法律、法規、標準和政策制定好,給企業和市場相對穩定的預期,提高其積極性和創造性。

    服務業拓圍+製造業上樓

    三季度中國GDP增速為6.9%,繼續緩行,但經濟運行中的一些新氣象越來越引人注意。

    李克強在文中列舉説,中國每年新增城鎮就業1000萬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超過GDP增速。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消費升級也伴隨著強勁增長。以出境遊為例,去年中國公民出境達1億人次,今年上半年又同比增長10%。

    “簡而言之,儘管增速有所放緩,中國經濟正在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朝著更多立足內需和創新拉動的方向發展。”李克強在文中指出。

    順此思路延伸,服務業拓圍+製造業上樓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從政策軌跡中就可尋到端倪。

    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共包括24條措施,提出消費升級重點領域和方向,主要包括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和農村消費。

    “未來,中國無論是生産性還是生活性服務業將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對經濟增長將有巨大貢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説。

    李克強還強調,中國規模龐大的工業部門仍是我們增長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正在努力推動“中國製造”更上層樓,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等舉措。

    “中國製造2025”方案圈定節能環保、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慧製造、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産業作為未來十年我國需要著力研發的領域。“互聯網+”、大數據等發展方案也逐步進入實施。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室主任原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製造業一直面臨結構性失衡的問題。長期依靠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帶來産能過剩、産品低端、適銷不對路等問題。現在轉變産業發展方式也是製造業發展的必經階段。“政府需要鼓勵工業企業轉型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對於企業來説,生産附加值低的産品也很難賺錢,也需要産品更新換代。”

    李克強在文末稱,2016年以及之後的更長時期,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結構性改革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各方共贏的國際合作都將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這是我們對實現可持續和高質量增長的答案,是一份中國市場、中國創造與世界共享的藍圖。(記者 胡健)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