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改紅利的路線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30 22:30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始於上世紀80—90年代,與改革開放進程基本同步。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與深化,大大解放和發展了生産力,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撐的電力行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主要矛盾,成為電力體制改革的基本推動力。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以下簡稱9號文)的發佈,拉開了新一輪電改序幕。最近,國家發改委又出臺了《關於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電力交易機構組建和規範運行的實施意見》、《關於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和規範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等6個配套實施文件,電力體制改革正朝著新目標有序穩妥推進。這幾個配套文件讓電力體制改革有了更加清晰的路徑,與主體的9號文一起,共同劃定了讓全社會共享改革紅利的路線圖。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是“三放開、一獨立、三加強”。“三放開”是指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的基礎上,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一獨立”是指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範運行;“三加強”是指進一步加強政府監管,進一步加強電力統籌規劃,進一步加強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供應。

電力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安全、清潔、可靠地滿足全社會用電需求。改革的最終受益者應當是全社會,讓全社會共享電改紅利。新一輪電改正是基於這一邏輯,從宏觀和微觀上優化我國電力工業體系,以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發展,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新一輪電改在宏觀上重建了
以社會效益和用戶利益至上的核心價值

電力生産的根本目的必須服從和服務於人,其根本任務是最大限度地為電力用戶提供安全、清潔、可靠的電力供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電力行業的核心價值應當是以客戶為中心,最終落腳在保障終端客戶用電需求這一根本利益上,這也是電力行業的核心能力與終極使命。

我國電力工業已經走過了135年。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電力工業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到2014年底,我國發電裝機總容量達到13.6億千瓦,人均擁有1千瓦裝機容量的水平,圓了幾代電力人孜孜以求的電力小康之夢。但是,長期以來,在垂直一體化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電力工業是計劃驅動、以自我為中心,形成了“重發輕供不管用”的傳統價值觀念。雖然先後經歷了兩次電力體制改革,國家的改革也已進入更加注重民生的新的歷史階段,但是傳統價值觀念的轉變遠未完成。

改革,首要任務是突破舊價值觀念的束縛,建立起合乎時代特徵的新核心價值觀。我國正在開展的新一輪電改,在宏觀層面確立了以社會效益和用戶利益至上的核心價值觀。9號文在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部分明確提出,電改要堅持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發展,全面實施國家能源戰略。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發展,就集中體現了以社會效益和用戶利益至上的新的核心價值觀。

9號文在堅持原則部分進一步強調要保障民生和節能減排。其中,新電改的第一個原則是要堅持保障民生,結合我國國情和電力行業發展現狀,充分考慮企業和社會承受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妥善處理交叉補貼問題,完善階梯價格機制,確保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用電價格相對平穩,切實保障民生。這樣一來,用戶利益至上的核心價值觀被具體化了。

而電改的又一條重要原則是堅持節能減排,要從實施國家安全戰略全局出發,積極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和能效管理,完善有序用電和節約用電制度,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産業升級。強化能源領域科技創新,推動電力行業發展方式轉變和能源結構優化,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分佈式能源系統發電在電力供應中的比例。這些措施的開展,將促使社會效益至上的核心價值觀真正落地。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新一輪改革,要建立健全電力行業“有法可依、政企分開、主體規範、交易公平、價格合理、監管有效”的市場體制,努力降低電力成本、理順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打破壟斷、有序放開競爭性業務,實現供應多元化,調整産業結構,提升技術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安全可靠性,促進公平競爭、促進節能環保,讓全社會共享電改紅利。

隨著新一輪電改的逐步推進,市場機制將在我國電力工業未來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以往由政府制定電價、實現資源分配的方法將在一定程度上轉變為依靠市場來主導。這種情況下,市場的價格信號能夠更好地反映市場的供求關係,由市場主導完成的資源分配要比以往更有效率。這對於用戶來講,被賦予了其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將能更多地分享電力改革發展所帶來的成果。

新電改在微觀上著重于提高供電能力和電力能效

電力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其本質的體現是供電能力的不斷提升。我國電力工業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於電力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化。從2002年底開始的上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一路走來已經13年,13年來,以兩大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和兩大電力建設集團為代表的市場主體逐步確立,現代企業制度基本形成,發電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電力科技創新碩果纍纍,我國發電裝機總容量以及發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電網規模及安全可靠供電世界領先,這得益於電力體制改革所釋放出的巨大的生産力。

建設堅強電網,不斷提高供電可靠性,著力提高電網供電的核心能力,是此次電改的著力點。9號文中,關於近期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中的第一項就是有序推進電價改革,單獨核定輸配電價,理順電價形成機制。作為電力産品價值鏈的中間環節,輸配電價直接關係到電網的健康發展。通過“准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來確定輸配電價,能夠使電網企業擺脫現行購銷差價形成輸配電收入的不確定性,更加專注電網資産運營和提高輸配電服務水平;同時,有利於激勵電網企業降本增效,保障電網企業在回收合理成本的同時獲得合理收益,使電網企業真正回歸到社會公益性的本位,有利於電網的可持續發展。

加快電力清潔發展,不斷提高環境效益,既是電力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需要,也是電力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逐步提高電網接納清潔能源能力是我國當前電力發展的主要方針。9號文提出,要開放電網公平接入,建立分佈式電源發展新機制。一是積極發展分佈式電源,二是完善並網運行服務,三是全面放開用戶側分佈式電源市場。其核心就是鼓勵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發電以及燃氣“熱電冷”聯産等各類分佈式電源發展,並支持接入各電壓等級的配電網絡和終端用電系統。

在提高供電核心能力的同時,不斷優化電力資源配置,使電力工業實現最高能效,是此次電改的另一著力點。電力工業的能效體系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發電能效、供電能效、電力市場能效以及供電服務能效等。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首次提出“能源革命”。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時也明確指出,要加快電力體制改革,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還原能源商品屬性”,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其主要目的就在於切實提高電力系統的能效。

電力系統的能效水平,與電力規劃、電力結構、電力市場、電力服務以及電力技術息息相關。9號文在進一步推動電力市場建設方面提出,一是要推進電力交易體制改革,完善市場化交易機制;二是建立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機構,形成公平規範的市場交易平臺;三是推進發用電計劃改革,更多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四是穩步推進售電側改革,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售電業務。其中最大的亮點之一是推進售電側改革,總的來説是堅定地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方向,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在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於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有序放開的主要指售電業務和增量配電業務。在電力系統發、輸、配、售四環節中,發電和售電環節是競爭性環節。在電力系統全面引入市場交易機制的大背景下,只有讓各利益相關方在電力市場中充分競爭,才能最大程度地還原電力在保供前提下的商品屬性,讓市場真正發揮配置電力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也才能進一步提高電力市場的能效。

近些年,電力工業在高速發展中也産生了許多矛盾,其中最為突出是電力發展與電力規劃之間的矛盾,由於電力規劃的滯後以及電網電源規劃的不協調,使得電力能效大打折扣。為此,9號文特別提出要切實加強電力行業特別是電網的統籌規劃,優化電源與電網佈局,加強電力規劃與電源規劃之間、全國電力規劃與地方性電力規劃之間的有效銜接。提升規劃的覆蓋面、權威性和科學性,增強規劃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各種電源建設和電網佈局要嚴格規劃有序組織實施。

當然,改革不是為改而改,改革的目的一定是以解放生産力、提升社會運行效率、造福社會公眾為目標。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也是如此,要通過持續改革,不斷完善機制,積極解放生産力,切實提高供電核心能力,實現電力系統能效最大化,最終使用戶受益,這是新一輪電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電力體制改革是一個不斷深入與完善的進程,我們已經為此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努力,今後還會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坎要過。不管怎樣,改革的邏輯一如初衷,改革的趨勢不可逆轉。(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