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將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 具有影響力的國際會議選址向來是要經過諸多考量,正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總理)理事會如此高規格的國際會議花落鄭州,其中自然有它獨具一格的意義所在。 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從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結構來看,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中亞的內陸國家所組成。而鄭州所在省份河南地處中原之地,同樣也是四面不靠海。在“以海為興”的近代發展思路中,中亞國家和中原河南都有如何打破地理層面上的限制,走出一條謀求發展的道路之訴求。有了這樣的“同心圓”,就不難解釋為何鄭州能夠“近水樓臺先得月”。 而《河南日報》在11月份的一篇新聞則更有説服力:“11月19日,記者從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獲悉,自首班開行以來,鄭歐班列貨值已累計突破10億美元,穩居全國中歐班列榜首。”從鄭州出發,通過“陸上絲綢之路”開往歐洲的火車線路上,很多都要經過上合組織國家。而這些熟悉面孔國家的首腦此次匯聚鄭州這個“一帶一路”重鎮來參加高級別會議,在茲念茲,自然要對共建“一帶一路”經濟帶建設出謀劃策。 “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中國著眼世界的戰略佈局,也是上合組織國家彼此相通的利益紐帶。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內陸國家回避不了尋找“出海口”的發展問題,俄羅斯和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物資流通更依託于交通便利的基礎依託,“歐亞大陸橋”的藍圖更是在逐步落地。鄭州身處國內鐵路南北樞紐與亞歐大陸橋上的省會城市,又有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從交通和物流的層面來看,它在“一帶一路”的權重不可小覷。而馬上要在這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也要打造“一帶一路”的務實發展“重頭戲”。 延綿千里的古代絲綢之路,為中國引入了石榴、葡萄等作物,也讓中原冶鐵、掘井等技術流通到中亞。時光荏苒,此刻的“一帶一路”大風景也早已不是物物相換的境界,而是産能合作、製造裝備“走出去”的大手筆。就拿此次“上合組織”會議主辦地河南省舉例:洛陽石化就向哈薩克斯坦出口煉化設備,並提供設計、安裝和維修服務,以此打造了榜樣作用的中哈産能合作樣板;河南省煤田地質局、地礦局在塔吉克斯坦參與金礦勘探;河南農業企業在吉爾吉斯斯坦打造了全産業鏈農牧業園區;烏茲別克斯坦的優質棉紗也在河南順利實現境外資源回運……這僅僅是河南通過“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成員國實現産能合作雙贏格局的冰山一角,中國更多通過“一帶一路”的“走出去”“引進來”,則是大珠小珠落玉盤。 共建“一帶一路”,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平衡世界發展的一個切入點。歷史在近代曾發生某些國家進行資源掠奪的事實,這也造就了當今世界發展不平衡的格局。要突破零和,著重多贏,就應該積極探索不一樣的區域合作內涵式發展道路。這也是“一帶一路”的初衷。而鄭州所在的河南省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它所散發出的包容接納和和平友善的中原文化,以來就是中國“國之相交”的底色。此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也會將充分體現出這樣的價值觀念。(謝偉鋒)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