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由過去的高速增長換擋至中高速增長。但國內創新創業熱情仍在持續高漲。日益壯大的創新創業群體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為經濟提質增效蓄積新動能。 倫敦諮詢公司UHY國際的報告稱,自2010年以來,中國初創企業數量每年以將近100%的速度增長,到2014年達到161萬家。這一速度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英國的兩倍,也遠遠高於美國。 我國創業者正迎來發展的最好時期。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國務院6月印發《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再到9月發佈《關於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密集出臺支持“雙創”的優惠政策。在“發現雙創之星”走進廣東活動中,我們深切體會到,創新創業群體正在用行動持續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在深圳,十二年三次創業的童鷹,與原美國英特爾公司數字家庭事業部市場經理袁立聯手創業,其研發的便攜式無線高清現場製作系統成功打入好萊塢;在中山,有著美國頂尖藥企多年新藥開發經驗的夏瑜,自主研發單克隆抗體新藥,以2億美元授權轉讓給全球制藥巨頭默沙東;在珠海,熱衷船模設計的八零後創客小夥兒張雲飛研發出國內首個無人船和世界首個無人環保船…… 越來越多的創新人才選擇投入創業大潮,將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轉化為市場優勢産品,做細分領域的“專項冠軍”。積跬步以致千里。隨著“專項冠軍”的不斷涌現,我國産業結構正步步邁向中高端。 作為創新創業群體的主力軍,小微企業的蓬勃發展也在為經濟增長不斷輸送源動力。在廣東傳統工業基地江門市,農業、海洋、旅遊産業集聚了大批小微企業,佔到全市企業總數的96%。船小好調頭,運營靈活、決策高效的小微企業已成為江門市穩增長、促就業的支柱力量,營業收入和就業均佔到全市的半壁江山。 更為重要的是,在“雙創”浪潮中,地方各級政府拉動經濟的思維正從資源依賴轉向創新驅動轉型。珠海就是其中的典型。為促進創新驅動發展、追求乾淨的GDP,該市在地方立法中確立科技財政投入比例,並出臺政府遠期約定購買、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實行更具競爭力的引才制度等措施,扶持高技術企業發展。今年前三季度,珠海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3%,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中,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14.6%,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6.8%,先進製造佔比達到50.7%。 一直被視為改革先行者和排頭兵的廣東正在創新驅動發展的軌道上穩步前行,創新創業群體對廣東經濟的推動作用愈發明顯。而這正是創客群體推動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縮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國內創業創新群體還在成長蛻變中,隨著這一群體的不斷成熟,國內創新創業環境的不斷完善,中國經濟將逐漸完成動力轉換,釋放出更強大更持久的動力和活力。(記者 李真)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