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著力 積蓄經濟長跑能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22 20:19 來源: 中國金融信息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核心提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旨是暢通資金、人力、技術、土地等要素的流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生産效率提升。賈康表示,通過全面改革和理性的供給管理,我國要跑贏危機因素的積累,破解中長期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瓶頸。

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這一創新將為經濟新常態積蓄更可持續的發展動能。未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在問題領域靶向出擊和持久推進,並與傳統需求管理形成帶動經濟長跑的升級版混合動力。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構築新常態持續增長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平臺的供求平衡轉向中高速增長平臺的供求平衡。這種“轉型再平衡”的突出表像是經濟增速的變化,實質卻是經濟結構、動力機制、發展環境的變化。當原本具有支撐作用的投資、出口需求降低,同時,産能過剩、有效供給不足的供給結構性矛盾顯現時,需求側管理的局限性就需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以完善,從而形成新的、更可持續的動力機制,牽動經濟踏上全要素生産率提升的新臺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相對年度視野內總量管理的需求側改革措施,供給側改革更側重於提升經濟增長效率,更注重經濟長期平衡和可持續發展。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談到,供給管理會更多著眼于中長期和全局的發展後勁,考慮不同角度的結構優化,區別對待、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協調匹配。

從11月上旬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改革”至今,中央層面已經多次重申“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義。隨之,相關供給側改革措施也開始落地,國院常務會議出臺了加快消費升級的政策,並再次部署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推動産業邁向中高端等工作。

評級機構穆迪亞太區首席信用總監戴樂賢談到,中國政府正在將經濟增長的動力導向更可持續的方向。

——以問題為導向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靶向出擊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問題為導向,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持續推進;在戰術上定好靶向,打好殲滅戰。

我國的供給體系和結構存在以下問題:總體上具有外向型、難以抵禦外需減少又未必能夠轉向內需,有些産能已經達到物理性峰值、價格降低或擴大投資都難以將其消化;中低端産品過剩、高端産品供給不足,對接國際高端産業價值鏈的能力不強,滿足消費結構升級及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的能力偏弱;企業生産經營成本提高過快,削弱企業及行業盈利能力。為此,在供給側發力帶動經濟長跑的改革領域,也必然鎖定在以上範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五大政策支柱:宏觀政策要穩、産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業內觀點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宏觀支柱政策的引領下,關鍵的環節在於操作層面的實質性舉措。

如何化減過剩産能?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要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辦法”去進行。

戴樂賢認為,通過市場機制使低效企業破産退出和重組,將是改革的重點。劉世錦建議,可考慮由國家層面確定減産能的總量,按現有産能將減産配額分配到各地。同時允許配額交易,優勢企業可以不減,並可以購買劣勢企業的配額,通過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擠出過剩産能。

如何提升産品品質?加快産業轉型升級、精緻生産、提升産品附加值是關鍵。這與鼓勵創新緊密相連。

當前,我國已經提出“中國製造2025”規劃,加之互聯網+、高科技新興技術等因素,構築了“傳統製造+互聯網+創業創新”的疊加優勢,將為我國挖掘經濟增長“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未來拉動經濟發展應在尊重創新規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培育創新環境,通過市場合理試錯,提高創新成功的概率;並著力創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包括保護産權、穩定企業家和科研人員預期、促進創新要素流動、改造金融支撐體系等。

激發創新與鼓勵競爭是相得益彰的舉措,這要求進一步放寬準入,既要“放小”,更要“放大”;同時加快行政性壟斷行業改革,引入新投資者,鼓勵競爭。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表示,政府需要把握供給側管理的新機遇,為創新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評級機構穆迪預測,隨著創新成為經濟轉型的主要驅動力,以及持續推進重要的市場化改革舉措,“十三五”期間,中國不低於6.5%的經濟增速可以實現。

如何降低生産成本?要從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負擔、融資成本入手。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認為“這是供給側改革的核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將打出“組合拳”。專家建議,未來要將結構性減稅、推進營改增、減輕企業不合理費用和不合理綜合成本等方面的政策空間用足,同時借鑒嘗試一些創新模式。例如,全面實行加速折舊政策,一方面相當於減輕企業稅負,另一方面促進企業設備更新、擴大投資需求;在一些産業領域,進一步放寬準入、增強競爭性,挖掘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空間。

招銀國際投資管理投資董事鄭磊建議,或可放寬央行的貼現資産,允許小貸、創新型貸款等打包抵押,使商業銀行盤活這些資産得到資金,從而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歸根結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旨是暢通資金、人力、技術、土地等要素的流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生産效率提升。賈康表示,通過全面改革和理性的供給管理,我國要跑贏危機因素的積累,破解中長期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瓶頸。

——供給側與需求側結合 形成升級版混合動力機制

“穩定經濟增長,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不否定“三駕馬車”宏觀調控抓手。要解決我國經濟轉型期結構性問題,宏觀調控需要從需求端延伸,對接到供給端,並重點優化供給端的響應機制,塑造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機制,以對衝經濟下行壓力。

由此,在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中,宏觀調控還應給予需求管理以必要關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仍有空間,可以適當釋放新需求,擴大總需求。“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已經明確,市場預期2016年財政赤字率或可達到3%;貨幣政策在基準利率處於低位之時,啟動降息的空間不大,但降準的空間還可利用。

然而,與以往注重需求管理不同之處在於,未來要特別注重通過創造新供給來釋放需求潛力和經濟活力。無論是化解過剩産能、提升産品品質,還是降低生産成本、鼓勵競爭,均是通過調整供給結構,為滿足及可以創造新需求的生産能力騰挪空間,並使這些新供給與新需求結合的“混合動能”愈來愈顯化,保障穩增長、穩就業、穩價格。

戴樂賢表示,“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正在經濟激勵措施與持續的改革中實現平衡,中國正在需求側的管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實現經濟穩定增長。”

根據人民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的預測,“2016年我國實際GDP增速將為6.8%,居民消費物價指數漲幅的基準預測為1.7%”。這均在理想目標區間。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明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本質上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長期發展思路。專家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仍會位於理想的穩定水平。(記者 張歡)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