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量】總理頻點中醫藥的真意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2-16 10:31 來源: 鳳凰網
【字體: 打印本頁

風雨蒼黃多少年,中醫藥若想走出囚籠,不再邊緣,出路仍在於開放。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發展措施,發揮傳統醫學造福人民。會議確定從繼承保護與挖掘,中西醫結合,放寬服務準入,發展養生保健服務,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等五個方面,促進中醫藥發展。

一直以來,李克強總理高度關注中醫藥發展,頻頻為傳統醫學的現代化轉型加油鼓勁。在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再強調“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這一政策信號也傳遞給市場以巨大信心,2014年兩會期間,以雲南白藥為代表的中藥股表現搶眼,持續拉升,衝擊漲停。

剛剛過去的2015年,隨著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醫藥更是表現出巨大的張力,儼然進入舞台中央,迎來大發展的春天,一系列政策性利好也頻頻亮相。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全面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把積極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列為重要內容。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醫藥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與以往相比,此番國務院常務會議,將國家扶持中醫藥發展的積極姿態,表述得既全面又具體,既有宏觀方略,又有現實的路線圖,針對性與操作性都很強。

比如,在繼承保護與挖掘方面,不僅提到要搶救瀕臨失傳的珍稀古籍文獻,強化師承教育,還明確提到要提高中醫藥應急救治,防病治病能力。在人們的習慣認知中,中西醫的壁壘仍然存在,“西醫救急、中醫調理”似乎已成定例,其實,中醫對許多急症的治療也很有特色,應該因勢利導,參與急症的救治。

再如,在放寬中醫藥服務準入方面,不僅提出要立足於布網,“完善覆蓋城鄉的中醫服務網絡”,也提出要平權,“保證社會辦和政府辦醫療機構在執業等方面享有同等權利”。這實際上相當於為中醫進入尋常百姓家,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提供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又如,在中西醫結合方面,則旗幟鮮明地表明,要運用現代技術和産業模塊推動中醫藥發展,要完善中醫藥標準體系,特別是強化中藥材資源保護利用和規範種養……凡此種種,均是此前中醫藥易於遭受攻擊的要點所在。中醫藥要發展,離不開現代文明的語境,更離不開人類既有的知識譜係。

可以想見,有了這樣一幅清晰的路線圖,未來中國中醫藥的發展,必將走過“文化救亡”的大聲疾呼,而進入“路徑選擇”的實戰階段。從“該不該”,轉化為“怎麼辦”;從中醫也可以怎樣怎樣,到中醫本來就可以怎樣怎樣……類似的變化,也是一種“理念創新”。

經由這樣的理念創新,市場的感知可能最敏銳,與中醫藥相關的龐大産業,必將在總理關注的目光下,獲得長足發展。目前,我國中藥工業總産值已超7300多億元,佔我國醫藥工業總值近1/3,進出口額達到數十億美元。隨著中醫藥日益深度契入現實生活,未來這些數據必將有更大的增長,甚至成長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支撐點也未可知。

不僅如此,行業、産業的漂亮數據,最終應該作用於民眾的庸常生活,讓人們生活得更好一些。總理當然希望看到中醫藥産業的跨越式增長,而且鋻於其與中國傳統文化與生俱來的特殊底蘊,中醫藥的推廣與傳播,某種程度上也具有傳播中國文化、形塑國民性的宏大題旨。

而與此同時,對於千千萬萬市井細民而言,中醫藥首先意味著“簡、便、驗、廉”的醫療服務。用中醫中藥,從病人角度講等於減輕了經濟負擔;從醫院的角度看等於提高了社會效益。即便是對於高端人士,中醫固有的養生保健功能,也會在市場上找到觸發點與結合部。此等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進入總理的視野,絕非意外。

風雨蒼黃多少年,中醫藥若想走出囚籠,不再邊緣,出路仍在於開放。越是保守,道路就越來越窄,反之則會呈現鬱鬱勃勃的生機。早在2012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向太湖文化論壇中醫藥發展高級別會議發來賀信,信中寫道:“希望大家繼續堅持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的方針,博采世界各國各民族傳統醫學以及現代化醫學之長,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黃羊灘)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