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希望大於困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22 15:45 來源: 天津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編者按:

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用113分鐘向大會報告了政府工作,其間現場共響起44次掌聲。很多網友表示,總理的報告厚重質樸、創新務實、充滿民生情懷,話語親民接地氣,暖人心,説到了大家心坎裏。為深入理解《政府工作報告》,天津日報特別邀請《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向東,從理論層面對報告進行詳細解讀

“財政收入增長雖放緩,但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只要闖過這個關口,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對過去一年政府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彙報,同時對“十三五”和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重大部署。作為做好政府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今年這個報告各方面關注度非常之高,外界對報告很關心,實際上焦點就是到底怎麼看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因為很多人對中國經濟有些擔憂。而《政府工作報告》就是要跟大家交實底,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

1 國內外形勢嚴峻

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過去一年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可以説是近些年來最複雜嚴峻的一年。世界經濟的不確定、不穩定性仍然在繼續加大,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走勢波動不定,新興經濟體也出現了劇烈的波動或下滑。國內來看,面臨著“三期疊加”的矛盾,多年深層次積累的矛盾更加突顯出來,地區、行業經濟走勢呈現出分化的狀態。去年的GDP增速我們的預期目標是7%左右,實際是6.9%,和預期差不多。雖然是近20多年以來最低的經濟增速,但按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折算,GDP總量仍然是10.42萬億美元左右。從全球來看,GDP上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只有中國和美國,而中國的經濟增速是美國的2倍多,所以中國這個速度在全世界來講還是比較快的。

有人認為,中國經濟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的風險策源地。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25%,應該説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和支撐來源。去年,在世界貿易總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我們的市場佔有率居然提高了一個百分點。我們仍然是世界第一的貨物貿易大國,也成為世界主要的對外投資國。

在經濟結構調整上,2015年我國也取得了進展。最主要的標誌就是服務業佔到“半壁江山”,達到50.5%,比第二産業高近10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66.4%。這是我們多年以來都想得到的一個局面,過去我們的經濟主要是依靠第二産業來拉動,主要靠投資拉動,現在已經出現了轉折性變化。

2 創新宏觀調控手段

設定增速區間 穩就業是第一考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確保新增就業人口1000萬以上,雖説現在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可解決新增就業人口190萬人,不過預計今年將新增760萬大學畢業生和500萬中技畢業生,總數將超過千萬人,因此今年就業還是有一定的壓力。另外,去産能可能會涉及大概180萬人,中央財政將拿出1000億元專項基金,主要是用於兜住他們的“底”。

中國經濟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重視速度的目的是為了保就業,穩增長也是為了保就業。中國13億老百姓要有活幹才能有收入,才能過上有尊嚴的日子,所以就業是政府的第一考量。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GDP增長目標是6.5%至7%,這是1995年以來報告中首設區間值,而不是“左右”。設定這個區間值一方面是要與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相銜接,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比2015年實現兩個“翻一番”,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大概6.5%以上的速度,所以6.5%被認為是我們的底線。另一方面就是保就業,因為判斷經濟形勢的一個關鍵指標就是看就業,速度高一點低一點,主要取決於就業是不是充分,收入是不是增長,環境是不是有改善。從這個角度上説,只要是能保障就業,居民收入就能與經濟增速同步,增速不管是6.5%還是6.6%、6.7%,都不是最重要的。

3 貫徹新的發展理念

經濟轉型升級 大力發展“新經濟”

中國經濟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現在所有的政策指向都是要圍繞轉型升級,産業結構提質增效,轉變傳統發展方式。《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一個新詞“新經濟”,並強調要加快新舊動能的轉化。因為新動能不成長起來,舊動能也沒法改造升級。這幾年,以“互聯網+”“3D打印”等為代表的新産業、新技術、新的商業模式大量涌現,這些代表著新發展的動能,就是我們下一步要發展的“新經濟”。在化解過剩産能、淘汰落後産能過程中,必然有一部分人要分流下崗,而“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新動能為這些人在新的經濟模式裏提供了新的就業崗位。因此,新舊動能是相互促進的一個過程,新動能的發展為傳統動能的改造提升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和環境,同時新動能對傳統動能又形成倒逼。比如,傳統動能與“互聯網+”的結合形成了“眾創,眾包,眾籌,眾服”這些新的模式,改變了傳統生産模式,組織管理模式,推動傳統産能的提質增效升級。

大力發展“新經濟”,並不是説老的就不要了,可以稱作雙引擎,實現新舊動能的轉化。新經濟以“互聯網+”這些新産業、新技術、新業態為代表,它的成長速度超出我們的預料,很好地支撐就業,也幫助服務業加快發展。“新經濟”起來以後,它會為傳統的動能改造升級創造條件。所以“新經濟”這個詞不是起草組隨意寫進去的,是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在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強調不搞大水漫灌,主要精力集中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轉變發展方式上。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松一鬆勁,不能忍受一定的痛苦,中國的轉型升級可能會前功盡棄。中國經濟現在面臨一些困難,是我們必須要忍受的過程。只要坎兒邁過去了,我們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4 為政之要 民生為重

以人民為中心 切實讓百姓得實惠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為政之要,民生為重”。甚至指出,財政雖然有所放緩,但是對要辦的民生事,財力是一定要給予保障的。整個報告貫穿了濃厚的民本情懷,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每個政策都要考慮到老百姓最終是不是得到實惠。比如大病保險,去年已經在全國各省份都開展了試點,今年要實現全覆蓋。中央財政為此還要從醫保中拿出160億元作為專項資金。今年是“十三五”攻堅的第一年,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開展脫貧攻堅。第一年光在脫貧的投入上面就增加40%以上;對於農村電網改造,新一輪的改造必須把線拉到糧食主産區的機井、平原地區的機井,部署得非常細。另外,今年有幾萬個村要光纖入戶,要讓農民分享我們數字化的成果。每一條措施的背後都與民生有關。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李克強總理親自加入的《後漢書》中“簡除煩苛,禁察非法”一語,意思是要去掉對老百姓的“條條框框”和不合適的規章制度,特別是政府部門官員輕易不要去擾民。讓企業辦事、老百姓幹事不再有那麼多的麻煩。這充分彰顯我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堅強決心,體現出政府濃濃的民本情懷。簡政放權的目標就是把這些“煩人”的證全部砍掉。我們有13億具有創造力的勤勞智慧的人民,不能用這些政策把老百姓的手都捆住了。簡政放權,就是要放鬆管制,讓老百姓自由自在地創業就業,這樣才能夠激發市場活力。簡政放權,也要監管。過去管了太多不該管的事情,同時又有很多方面監管缺位的。那些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等政府該管的還必須要管到位。未來5年,政府還要繼續取消和減少審批事項,並充分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讓信息多跑路,讓老百姓少跑腿。(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二司司長 向東)

責任編輯: 朱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