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總理大力助推:“中國製造”正進行一場“品質革命”

2016-08-28 15:08 來源: 第一財經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資料圖)李克強面前,是一個長12米、重237噸的銀灰色“大塊頭”。日前考察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時,總理親自為這個全球衝程最大的船用曲軸測量精度,稱讚它型號大、精度高、工藝先進,可謂“大塊頭有大智慧”。他強調,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就是實現製造業智慧升級。

8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心只一個議題:部署促進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增加“中國製造”有效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可見此事分量之重。

促進“中國製造”完成一場“品質革命”,與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和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可謂一脈傳承,李克強總理一直念茲在茲。此前,4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決定實施《裝備製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引領“中國製造”升級。確定的重點領域是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農業機械、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其中邏輯可理解為“順勢”,即從裝備入手,解決好“用什麼造”的問題。

此次常務會的邏輯則可理解為“倒逼”,即從終端的消費品入手,解決好“為什麼造”的問題。為什麼造?消費品當然從根本上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造。中國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出現一個數量可觀的中等收入群體,其消費需求已從過去簡單的溫飽階段,提升到目前追求品質的階段。要製造出大批消費者願意購買、樂於接受的産品,勢必要求整個製造業的相應跟進,此之謂“倒逼”——以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倒逼製造業轉型升級。

“順勢”與“倒逼”,都意味著“中國製造”需要完成一場“品質革命”。“中國製造”或曰“Made in China”,不能再只是中低端和廉價的代名詞。“中國製造”從來就不排斥、不放棄“高大上”。


(資料圖)2016年5月23日,李克強到湖北十堰考察東風商用車重卡新工廠,在裝配生産線旁應邀為新型重卡加油。“我不僅是為東風加油,也是為‘中國製造’加油。”站在機器轟鳴的車間裏,總理對工廠負責人和工人們説,“我們需要一場‘品質革命’,促進‘中國製造’整體升級!”

從歷史語境看,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大量外國消費品進入中國市場,從手錶、家電直到汽車等。正是在這樣“睜眼看世界”中,國貨經過艱苦歷練,逐漸實現了進口替代,佔據了大部分國內市場,並開始行銷全球。然而正如前述,目前中國正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有了更高需求,而許多國貨品質卻並未及時跟上。與此同時,在産品創新上,國貨也多乏善可陳。因此,大量的消費品進口,乃至一年多達1.5萬億元的居民境外消費,也就不足為怪。

顯然,不對消費品標準和質量進行全面提升,一方面會降低消費者信任度,直接影響國內消費市場;另一方面也會削弱中國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到出口貿易。總理甚至用了“刻不容緩”來形容目前的情形。

為此,總理把推動“中國製造”完成一場“品質革命”,作為一條主線,幾乎貫穿到經濟工作的方方面面。此次常務會只安排這樣一個議題:即緊密圍繞消費需求旺盛、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裝飾裝修、服裝服飾、化粧品和日用化學品、婦幼老年及殘疾人用品、文教體育休閒用品等一般消費品領域,實現品質提升。結合4月6日那次常務會,既有高精尖的裝備製造,又有貼近民生的日用消費品,“中國製造”的拼圖至此也就更加完整了。正如總理此前所指出的,“中國製造2025”一定不能只搞裝備,而必須是全産業鏈的升級。

最後,完成“中國製造”這場“品質革命”,歸根到底依託什麼?毫無疑問,那便是李克強總理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有前者,才有制度的不斷創新;有後者,才有産品的精益求精。(陳翰咏)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