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擁抱大眾旅遊新時代

2016-12-27 07:2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確定四大發展目標——
擁抱大眾旅遊新時代


12月24日,遊客在南寧市西鄉塘區忠良村遊覽觀光。近年來,廣西南寧市利用城郊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古樸的民俗風情等條件,打造多個鄉村旅遊點,受到廣大市民和遊客的歡迎。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對“十三五”旅遊業發展作出戰略部署,提出旅遊業發展要實現旅遊經濟穩步增長、綜合效益顯著提升、人民群眾更加滿意、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等四大目標。

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能

《規劃》明確了未來5年我國旅遊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國家旅遊局規劃財務司司長彭德成表示,“十三五”時期,城鄉居民出遊人數年均增長10%左右,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1%以上,旅遊直接投資年均增長14%以上。到2020年,旅遊市場總規模達到67億人次,旅遊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遊業總收入達到7萬億元。

彭德成説,“十三五”時期,旅遊業要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思路,加快由景點旅遊發展模式向區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實現旅遊業發展戰略提升。這是因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主要依靠景點景區、賓館飯店等基礎旅遊要素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大眾旅遊新時代的要求。

為適應大眾化旅遊發展,《規劃》提出,優化旅遊産品結構,創新旅遊産品體系,實施“旅遊+”戰略,同時明確,國家旅遊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共同推動旅遊與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拓展旅遊發展新領域。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馮奎認為,《規劃》拓展了旅遊的邊界,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這是旅遊業的一場革命。其次,《規劃》將帶來許多機遇,“旅遊+”的發展路徑,將推動自駕車旅居車旅遊、海洋及濱水旅遊、冰雪旅遊、低空旅遊等旅遊新業態的發展。

當然,這也給旅遊業帶來諸多挑戰。彭德成説,“十三五”時期,為了讓“旅遊+”不斷深化下去,還需要在優化政策環境的同時,提升遊客的文明素質和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協調推進提升發展質量

如何儘快補齊旅遊業發展短板?彭德成表示,“十三五”時期,國家旅遊局等相關部門要按照分類指導、分區推進、重點推進、重點突破的原則,全面推進區域資源要素整合,加快旅遊産業集聚發展,構築新型旅遊功能區,構建旅遊業發展新格局。

《規劃》指出,要優化旅遊業空間佈局,做強五大跨區域旅遊城市群、培育20個跨區域特色旅遊功能區、打造10條國家精品旅遊帶、培育25條國家旅遊風景道、推進八大類特色旅遊目的地建設。

同時,從消費端倡導綠色旅遊消費,從供給端強調綠色開發與節能減排。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李柏文表示,《規劃》首次提出旅遊功能區的概念,跟現代城市群規劃配套,服務城市群的旅遊休閒需求和生態綠色發展需求,同時對主體功能區提出了一些非限制性的綠色利用。

共建共享提高群眾滿意度

《規劃》指出,到2020年,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12%,對餐飲、住宿、民航、鐵路客運業的綜合貢獻率達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遊就業人數100萬人以上。

國家旅遊局規劃財務司副司長張西龍表示,“十三五”時期將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堅持個性化、特色化、市場化發展方向,加大鄉村旅遊規劃指導、市場推廣和人才培訓力度,促進鄉村旅遊健康發展。

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規劃》提出,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信息諮詢、廁所革命等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旅遊各産業要素更新換代。

彭德成説,“十三五”時期要實施“互聯網+旅遊”創新創業行動計劃。建設一批國家智慧旅遊城市、智慧旅遊景區、智慧旅遊企業、智慧旅遊鄉村。支持“互聯網+旅遊目的地聯盟”建設。規範旅遊業與互聯網金融合作,探索“互聯網+旅遊”新型消費信用體系。到“十三五”期末,在線旅遊消費支出佔旅遊消費支出20%以上,4A級以上景區實現免費WiFi、智慧導遊、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服務全覆蓋。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