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十三五”知識産權保護與運用規劃》四大看點解讀

2017-01-18 07:1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構建知識産權“大保護”格局支撐創新驅動發展
——《“十三五”知識産權保護與運用規劃》四大看點解讀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王賓、胡喆)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呼喚知識産權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頂梁柱”,為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日前,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這是知識産權規劃首次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今後5年,我國將如何實現知識産權“量、質”齊升?如何“叫醒”知識創富,讓創新要素充分涌流?新華社記者梳理了規劃的四大看點。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將達12件,知識産權將實現“量增質更優”

“十二五”時期,我國知識産權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數據顯示,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較“十一五”期間增長了3倍。2016年,中國成為首個年度接受專利申請量超百萬件的國家,專利申請量增幅高達18.7%,連續5年居全球之首。

規劃指出,到2020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將從2015年的6.3件增加到12件,國際專利申請量將從2015年的3萬件增加到6萬件。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知識産權仍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階段性挑戰,知識産權數量與質量不協調,核心專利、精品版權較少。對此,規劃強調要提高知識産權質量效益,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商標戰略,打造精品版權。

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産權系主任李順德指出,核心技術和高新技術關係著國計民生,而這些含金量高的專利領域正是我國發展需要補齊的“短板”。他説,在落實規劃有關提高專利質量工程的同時,還要注重基本性和開拓性的知識産權在科技創新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加大對創新主體的投入力度,讓中國技術不再“受制於人”。

告別“維權難、成本高、賠償低”,“雙軌制”為知識産權“保駕護航”

“十二五”時期,我國知識産權司法保護體系不斷完善,行政保護不斷加強:全國共查處專利侵權假冒案件8.7萬件,商標權、商業秘密和其他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侵權假冒案件32.2萬件,侵權盜版案件3.5萬件。全社會知識産權意識得到普遍增強。

針對“維權舉證難、成本高、賠償低”的問題,規劃指出,要提升知識産權保護水平,構建公正高效的知識産權司法保護體系,加強“雙軌制”保護,發揮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完善行政和司法保護兩條途徑有機銜接的保護模式。要充分利用好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優勢互補,推進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執法協作。

“我國正在考慮加大對惡意侵權行為的懲罰力度。”李順德説,今後在法律法規層面,應逐漸向專業化執法方向靠近,在國家簡政放權、“放管服”的政策改革背景下,注重平衡和理順部門的行政和執法關係,做好“雙軌”保護的銜接。

“叫醒”知識創富,打通創新與市場的“動脈”

“未來中國要實現經濟轉型,就要更高效地配置創新要素。”國家知識産權局保護協調司副司長張志成説,知識産權制度為市場經濟條件下配置創新要素提供了最基本保障。

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知識産權這座橋梁從提升全鏈條價值發力,打通的是創造與運用的良性循環“動脈”。“通過知識産權這一法律框架保護,科技創新成果才能實現資本化,使無形資産變為有形資金。”李順德説。

規劃指出,知識産權與經濟發展融合還不夠緊密,轉移轉化效益還不夠高,影響企業知識産權競爭能力提升。針對上述挑戰,規劃強調要促進知識産權高效運用,突出知識産權在科技創新、新興産業培育方面的引領作用,加大高科技含量知識産權轉移轉化力度,創新知識産權運營模式和服務産品。

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加強知識産權運用,必須構建有效的知識産權運用機制,完善以創新驅動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暢通知識産權價值實現渠道,以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的轉化。

“走出去”需要“硬拳頭”,知識産權強企建設在行動

“我國知識産權優勢企業已有1700多家,市場主體知識産權綜合運用能力明顯提高,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識産權優勢企業已形成。”甘紹寧説。

規劃指出,要加快知識産權強企建設,提升企業知識産權綜合能力,培育知識産權優勢企業,完善知識産權強企工作支撐體系。

擁有超過6.8萬件全球專利申請量的中興通訊,6年應訴多家美國知識專利運營公司發起的7起調查,其中5起勝訴、2起和解。中興通訊首席知識産權官申楠告訴記者,勝利的背後是中興通訊在知識産權領域擁有的關鍵技術及核心專利。“我們把知識産權嵌入到市場、研發、採購、生産等整個業務過程中,讓知識産權工作深入到企業的每個環節。”

為打造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硬拳頭”,知識産權海外維權此次被列入規劃。“我國將不斷加強知識産權國際合作。”甘紹寧表示,今後5年中國將積極參與國際知識産權治理,定期開展合作與協商,讓中國企業“走出去”更有“底氣”。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