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發改委解讀:四川省抓統籌重協調 深入推進
收費管理改革

2017-01-23 18:31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創新收費監管 助力供給側改革”系列報道之七:

四川省抓統籌重協調
深入推進收費管理改革

近年來,按照國家的總體部署,四川省緊緊圍繞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等重大任務,統籌兼顧,協調各方,迎難而上,乘勢而進,深入推進“減放改”,同步加強“放管服”,為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現將收費管理改革方面的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與實際成效

(一)收費目錄清單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簡政放權成效明顯。

自2013年建立收費公示制度起,每年堅持在全省範圍內公佈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和涉農、涉企收費目錄。2015年,同步建立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三項目錄清單”。 2016年,進一步推動建立了“中央、省、市、縣”四級聯動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體系,進一步增強了收費政策透明度,提高了價格治理能力和優化價格服務水平。

2014—2015年,省級共計取消24項、放開79項、下放9項經營服務性收費。納入新版《定價目錄》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由過去的190項調整縮減為25項,減幅達86.7%。其中,重要專業服務由過去的149項縮減為12項,減幅達98.2%;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由過去的37項調整縮減為8項,減幅達78.4%。列入“三項目錄清單”管理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全部為重要專業服務,無省級進出口環節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和涉企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收費。

(二)收費清理改革工作持續深入,清費減負成效明顯。

重點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清理規範了涉企、涉煤、涉農、涉民等經營服務收費項目,降低了偏高的15項經營服務性收費標準。據不完全統計測算,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10億元。落實了“降成本”、“去庫存”相關政策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共計取消、停徵行政事業性收費142項,免收小微企業收費42項。其中,省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由42項減少到2項,並實現涉企行政事業性零收費,預計每年減輕社會和企業負擔約20億元,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三)重點領域收費改革穩步推進,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一是不斷加強教育收費管理工作;二是全面完成全省數字電視收費制定標準、規範管理工作;三是出臺排污收費政策;四是出臺水資源費收費調整政策、水土流失補償費徵收標準,協調好相鄰兩省“同一界河、電站水資源費徵收不一”的問題;五是進一步完善養老、殯葬服務收費管理政策;六是牽頭制定、印發實施《四川省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實施方案》,全省城市公立醫院從2016年12月20起執行取消藥品加成和價格補償政策,如期完成國家和省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年度任務。

二、主要做法與探索實踐

(一)依法依規全面推進行政事業性收費改革。

在深入開展收費清理,重點規範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收費和帶有強制壟斷性的服務收費的基礎上嚴格審查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設立依據和執行期限。

(二)多方式聯合併用、全方位逐步推進服務性收費改革。

由於經營服務性收費執收單位財政保障力度小,相對於行政事業性收費涉穩壓力更大,清理規範工作更難。實際工作中,主要採取了多方式聯合併用、全方位逐步推進的做法:一是對於收費總額較大,影響面較廣的服務性收費,採用先降標過渡再逐步取消的漸進方式,讓執收單位有比較充分的機構設置和財務調整緩衝期,適應價格改革的新情況、新標準,從而降低收費政策的執行難度;二是對於部門協調難度大,地區間機構設置差異較大的服務性收費,會同相關業務主管部門一起向省政府報告,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三是對於社會反響較大,企業和社會關注度高的服務性收費,借助社會力量推動相關執收主管部門清費減負。

(三)週密部署統籌協調,積極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

制定重大收費政策、收費改革措施時和收費政策出臺前、後,同步做好新聞宣傳、政策解讀、社會風險評估、應急維穩處置等方面的工作。通過各類媒體、網絡活動、發佈會、通氣會等多渠道、多方式,做好疑釋解惑、輿情監測、信訪諮詢和投訴舉報等工作,正面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消除誤解和不解,糾正不實傳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心理預期,化解社會矛盾,消除涉穩風險,讓社會和人民群眾知曉改革、了解政策、監督工作,從而理解和支持改革,增添改革正能量,維護社會穩定。

三、形勢研判與工作思考

首先,深化改革難度加大。一些重要領域如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環境保護領域和網絡型自然壟斷行業的收費改革相對滯後,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隨著政府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投資模式的轉變,投資主體複雜,部分涉及公眾利益、涉及民生和明顯帶有行政權力或網絡型自然壟斷性的收費,是當前收費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統籌協調各方利益,成為收費工作面臨的一個全新的重大課題。

第二,輿論環境更加複雜。對收費管理工作的合法性、系統性、科學性、高效性提出了新要求。

第三,維穩壓力日益嚴峻。《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四川省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需要高度重視並加以落實。

四、工作意見和建議

(一)進一步推進收費管理法治化進程。

加快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的立法進程;完善政府定價行為規則,夯實依法治價基礎;加強收費政策上下聯動和執行期限的銜接,全面統籌,協調推進,避免“單兵作戰”、“孤軍深入”。

(二)積極協調經濟效益與民生保障的關係。

涉及民生方面的收費管理,清晰界定政府、企業和社會的權利義務,合理區分基本和非基本,建立健全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財政投入與價格補償相協調的機制,促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保證行業可持續發展,滿足多元化需求。

(三)統籌推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

在生態資源補償收費方面,強化對生態補償收費政策研究,利用收費的調節功能,促進企業在生産和建設活動中儘量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主動節約資源。在環境保護方面,按高於企業主動治理成本的水平提高排污費徵收標準,形成減排激勵機制。構建綠色經濟體系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